邻菲咯啉英文解释翻译、邻菲咯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o-phenanthroline
分词翻译:
邻的英语翻译:
adjacent; near; neighbour
【化】 ortho-
【医】 o-; ortho-
菲咯啉的英语翻译:
【化】 phenanthroline
专业解析
邻菲咯啉(o-Phenanthroline),中文标准名称为1,10-菲啰啉,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和金属螯合剂。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化学特性
-
化学结构
邻菲咯啉分子式为 ( ce{C12H8N2} ),由两个吡啶环通过苯环稠合而成,形成三个线性排列的六元环结构。其英文名 "o-Phenanthroline" 中的 "o" 表示两个氮原子处于相邻(邻位)位置,区别于其他异构体(如4,7-菲啰啉)。
-
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17°C,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其CAS号为77-45-6,是分析化学中的常用试剂。
二、功能与应用领域
-
金属离子螯合剂
邻菲咯啉能与 ( ce{Fe^{2+}} )、( ce{Cu^+} ) 等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例如,与亚铁离子生成橙红色络合物 ( ce{[Fe(phen)3]^{2+}} ),该反应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经典方法(灵敏度达0.08 μg/mL)。反应式如下:
$$
ce{Fe^{2+} + 3 , C12H8N2 -> [Fe(C12H8N2)3]^{2+}}
$$
-
分析化学与生物化学
- 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如Ferroin指示剂),用于滴定分析。
- 在酶学研究中抑制金属依赖性酶活性(如金属蛋白酶)。
三、权威来源与命名规范
- IUPAC命名: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其系统命名为1,10-Phenanthroline,强调两个氮原子的位置编号。
- 汉英词典释义:
《化学化工术语》(科学出版社)定义其为“邻二氮杂菲”,英文对应 "1,10-phenanthroline" 或 "o-phenanthroline" 。
《英汉化学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明其别名“邻菲啰啉”,并标注其螯合功能。
参考文献来源:
- IUPAC《有机化合物命名指南》
- 美国化学会(ACS)《试剂标准手册》
- 《分析化学》(张华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 《生物无机化学导论》(罗勤慧,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邻菲咯啉(又称邻菲罗啉、邻菲啰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分析化学和配位化学中广泛应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性质
- 化学名称:1,10-邻菲咯啉(1,10-Phenanthroline)
- 分子式:C₁₂H₈N₂,其盐酸盐形式为C₁₂H₈N₂·xHCl(如、8所述)
- 结构特点:由三个苯环稠合形成,其中两个氮原子位于相邻位置,形成双齿配体结构(类似2,2'-联吡啶)。
2. 物理性质
- 熔点:无水物约117℃,一水合物为93-94℃。
-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3. 化学特性
- 螯合作用:与金属离子(如Fe²⁺、Cu²⁺等)形成稳定配合物。例如,与亚铁离子(Fe²⁺)在pH 2-9条件下生成橙红色络合物[Fe(phen)₃]²⁺,最大吸收波长508nm,摩尔吸收系数1.1×10⁴,常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 氧化还原指示剂:因配合物颜色变化显著,可用作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4. 应用领域
- 分析化学:铁含量测定的经典试剂(如、7所述)。
- 材料科学:作为辅助配体参与晶态材料合成。
- 生物化学:金属螯合剂,用于抑制某些酶活性(如所述)。
5. 别名与变体
- 常见别名包括邻菲罗啉、邻菲啰啉、1,10-二氮杂菲等,英文对应1,10-Phenanthroline或o-Phenanthroline。
- 盐酸盐形式(CAS 22802-96-6)常用于实验,以增强溶解性。
如需更完整的物理参数或安全信息,可参考化学数据库(如、8)。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布拉斯托耳败布尔常数判定不敷帐目产绿色链霉菌超五十码摧残催化剂流达金氏防腐剂递归可枚举语言第三代微型计算机动力粘度短波透热电疗法断信号对外顺差多聚蓖酸工伤津贴光波股东权益帐户股分公司茴香偶酰碱量滴定的计算修正木聚糖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收口双亲元素水杨梅属同时兴奋围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