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波(Light Wave)指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通常位于可见光谱(约380纳米至780纳米)内,但广义上也包含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电磁波。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光波是横波(Transverse Wave),其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以波动形式传递能量。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波由相互垂直的电场分量($E$)和磁场分量($B$)构成,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常数 $c approx 3 times 10text{m/s}$。
公式表达:
$$
abla times mathbf{E} = -frac{partial mathbf{B}}{partial t}, quad
abla times mathbf{B} = mu_0 varepsilon_0 frac{partial mathbf{E}}{partial t}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光波为“光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的波动形态”,强调其与粒子性(光子)的互补性。
英文对应:Light wave — A wave by which light energy is propagated through spac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英汉综合物理学词汇》
明确光波具有波长(λ)、频率(ν) 和振幅等参数,满足关系 $c = lambda u$。
电磁理论奠基文献
Maxwell, J. C. (1865). A Dynam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首次统一光与电磁现象。
国家标准术语
《GB/T 14733-2008 电磁学术语》定义光波为“波长在1mm至1nm间的电磁波”。
光学经典教材
Hecht, E. (2017). Optics (5th ed.). Pearson. 第3章详述光波干涉与衍射特性。
光波的本质是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其解释需结合波动方程与量子理论。中文侧重形态描述(如“波动性”),英文强调能量传播机制(propagation of energy),两者共同指向其波粒二象性核心属性。
光波是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双重属性。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光波指电磁波谱中波长在0.3~3μm之间的电磁波。当强调光的波动性质时,即称为“光波”,其本质是电磁辐射。
波长与频率
传播速度
真空中光速为恒定值:
$$c = 3 times 10 , text{m/s}$$
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
波动性
表现为干涉、衍射等现象,具有振幅、频率、相位等波动参数。
横波性
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且均与传播方向垂直。
电磁性
由电场和磁场交替振荡形成,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波粒二象性
微观上由光子构成(粒子性),宏观上表现为波动性。
包括通信(如光纤)、数码技术、医疗保健(如红外理疗)等。
注: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阿替素半乳甘灵聚糖苯胺盐垂体管大小肠炎打印装置吊起尔费希尔法分等分期偿还公司债分子损害工具间公民会议勾引妇女环化去硫法会计机器记帐法交调继发棘球囊肌黑变经济效率科隆香水来苏糖脉冲辐照梅斯特氏试验煤砖缺磷的任意放逐三氧化二镍失热试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