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里德伯态英文解释翻译、里德伯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Rydberg state

分词翻译:

里的英语翻译:

inner; liner; lining; neighbourhood
【法】 knot; sea mile

德的英语翻译: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态的英语翻译:

condition; form; state; voice
【化】 state

专业解析

里德伯态(Rydberg state)在原子物理学中,指的是原子或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n)很大的高能级时所处的量子态。这种状态下的电子具有一系列独特而显著的性质。

  1. 物理解释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 当电子处于里德伯态时,它距离原子核非常遥远,其轨道半径与主量子数 n 的平方成正比(r ∝ n²)。此时,电子感受到的原子核有效电荷接近于 +1(因为内层电子几乎完全屏蔽了原子核的部分电荷),其行为类似于氢原子中的电子。
    • 里德伯态具有很长的寿命(辐射寿命与 n³ 成正比),因为向低能级跃迁的电偶极跃迁概率较小。它们也具有非常小的束缚能(与 n⁻² 成正比),使其容易被外场(如电场、磁场)电离。
    • 里德伯原子之间或里德伯原子与基态原子之间存在着极强的、长程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2. 物理特性 (Physical Properties)

    • 巨大的尺寸 (Large Size): 里德伯原子的轨道半径非常大。例如,n=100 的氢原子里德伯态半径约为 0.5 微米,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
    • 高极化率 (High Polarizability): 里德伯原子对外电场极其敏感,容易被电场极化。
    • 强长程相互作用 (Strong Long-range Interactions): 里德伯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强度远超基态原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距离可达数微米。
    • 微波跃迁 (Microwave Transitions): 相邻高里德伯态之间的跃迁频率落在微波波段。
  3. 应用领域 (Applications)

    • 量子信息处理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利用里德伯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实现量子逻辑门操作,是中性原子量子计算的核心平台之一。
    • 量子模拟 (Quantum Simulation): 模拟凝聚态物理中的强关联多体系统。
    • 精密测量 (Precision Measurement): 利用里德伯原子对外场的敏感性,可制成高灵敏度的电场传感器或微波接收器。
    • 基础物理研究 (Fundamental Physics Research): 研究长程相互作用、多体物理、里德伯分子形成等。
  4. 命名由来 (Etymology) 该术语以瑞典物理学家约翰内斯·罗伯特·里德伯(Johannes Robert Rydberg)的名字命名。里德伯在 1888 年提出了描述氢原子光谱线波数的经验公式(里德伯公式),为玻尔原子模型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里德伯公式为: $$ frac{1}{lambda} = R left( frac{1}{n_1} - frac{1}{n_2} right) $$ 其中 λ 是波长,R 是里德伯常量,n₁ 和 n₂ 是整数(n₂ > n₁)。当 n₁ 固定(如 n₁=1 对应莱曼系,n₁=2 对应巴耳末系),n₂ 取很大值时,对应的就是跃迁到高激发态(里德伯态)的谱线。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里德伯态(Rydberg state)是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处于高激发态的一种特殊量子状态,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以下从定义、特征和应用三方面进行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原理

里德伯态指原子或分子中价电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n较大的高能级状态。这类状态最早在原子中发现(如铷、锂等),后来在分子体系中也观测到类似现象。其结合能极低(约$E_n propto frac{1}{n}$),导致电子远离原子核,形成类似经典行星轨道的大半径结构。

二、核心特征

  1. 强外场敏感性:由于电子轨道半径大($r_n propto n$),对外部电场/磁场响应显著,例如在静电场中易电离
  2. 巨大电偶极矩:可达普通原子的$10$倍以上,使其成为量子传感的理想载体
  3. 长寿命特性:部分里德伯态寿命可达微秒量级,利于实验观测

三、应用领域

  1.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其对毫米波辐射的敏感性,开发出新型量子温度计,突破传统测温精度限制
  2. 分子动力学研究:里德伯态与价态混合会产生双势阶结构,影响化学反应路径(如Cl₂分子光谱分析)
  3. 等离子体物理:高密度里德伯原子可形成非理想等离子体,用于极端条件物质研究

研究进展

2009年斯图加特大学首次合成里德伯分子,验证了理论预测。中国学者通过B-样条函数计算,系统揭示了锂原子里德伯态在电场中的演化规律。

(注: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科易网及《物理学报》等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罗克里辛半导体陷阱并行计算机放射性废物管理反射性紧张分叉的腹膀胱的骨瘘海洋保险合同后效回肠的回流萃取交割日期通知单继承财产的指望结扎巾擦法酒花酵母基准网络劳伦杰夫氏多辖现象链式数据结构芦花絮面臂的牧童内压自紧式橡胶实心垫片汽相生长去角乳酸菌乳生活规则统计分析脱沥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