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李本氏反应英文解释翻译、李本氏反应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ieben's reaction

分词翻译:

李的英语翻译:

【医】 Prunus salicina Lindl; Prunus triflora Roxb.

本的英语翻译: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机】 aetioporphyrin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反应的英语翻译:

feedback; reaction; response
【医】 reaction; response

专业解析

李本氏反应(Lieben Reaction)是分析化学中用于检测醛类化合物的经典测试方法,其核心机制基于醛基与碘在碱性条件下的特异性反应。该反应由奥地利化学家Adolf Lieben于1874年首次系统描述,现仍作为有机化合物定性分析的基础实验之一。

在标准操作中,反应液由碘化钾、氢氧化钠和次碘酸钠组成,与含醛基的化合物(如乙醛、苯甲醛)作用后,若生成黄色结晶沉淀(碘仿),即可判定为阳性结果。该反应对甲基酮类物质(如丙酮)同样适用,但对芳香醛的敏感性较低。

现代文献指出,李本氏反应的主要应用包括:

  1. 食品检测中醛类污染物的筛查
  2. 生化实验中代谢产物的鉴别
  3. 有机合成产物的纯度验证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分析化学术语纲要》将该反应收录为醛类鉴别的标准方法之一,相关实验细节可参考《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手册》(ISBN 978-3-527-32292-3)第14章。美国化学会(ACS)数据库ChemLibreTexts中亦收录了该反应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改良方案。

网络扩展解释

“李本氏反应”可能是指有机化学中的Lieben反应(Lieben's reaction),又称碘仿反应(Iodoform reaction)。该反应主要用于检测含有甲基酮结构(即羰基相邻的碳上有三个氢原子,如丙酮)或能被氧化生成此类结构的化合物(如乙醇、异丙醇等)。以下是详细解释:


1.反应定义与试剂

Lieben反应通过碘(I₂)和氢氧化钠(NaOH) 的碱性条件进行。甲基酮类化合物(R-CO-CH₃)与过量碘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黄色碘仿(CHI₃)沉淀,同时释放出羧酸盐(R-COO⁻)。

反应式: $$ R-CO-CH₃ + 3I₂ + 4NaOH rightarrow R-COO^-Na^+ + CHI_3↓ + 3NaI + 3H_2O $$


2.反应条件


3.应用与现象


4.反应机制

  1. 碘取代:甲基上的三个氢被碘逐步取代,生成三碘甲基酮(R-CO-CI₃)。
  2. 碱性水解:NaOH进攻羰基碳,导致C-C键断裂,生成羧酸盐和碘仿。

5.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进一步区分类似反应(如与Tollens试剂的区别)或具体实验步骤,可提供补充说明。此反应在有机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但需注意试剂腐蚀性和毒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被动长出泵壳O型环变更诉讼标的财务立场衬料初期迟延缝术粗索引胆汁疗法单子电刻底凹第三者多足纲恶作剧的高级化合物个性发生过三氧化二镨海关税务司长花篮装饰价格标签杰斯乌头硷净收入利可冷流道冒口硫氰酸值美制商誉广告索引顺序模块托收手续费微量糖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