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英文解释翻译、教唆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instigator
相关词条:
1.instigator 2.accessorybeforethefact
分词翻译:
教的英语翻译:
instruct; religion; teach; tutor
犯的英语翻译:
infract; violate; criminal; sin
【法】 commit; perpetrate
专业解析
教唆犯(Instigator/Abettor)是指通过怂恿、劝说、引诱等方式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该概念对应的英文法律术语为"abettor",在普通法体系中特指通过实际协助或鼓励行为促成犯罪实施的主体(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其核心构成要件包括:
- 主观要件:具有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直接故意
- 客观要件:实施了足以引起他人犯意的教唆行为
- 因果关系:被教唆者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教唆行为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与普通共犯的区别在于,教唆犯可能独立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教唆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使被教唆者未实际实施犯罪,教唆者仍可能承担犯罪预备或未遂的刑事责任。国际比较法视角下,该制度与德国刑法第26条"Anstiftung"、美国《模范刑法典》2.06(3)条款存在法理共通性。
网络扩展解释
教唆犯是刑法中的特殊共同犯罪人类型,其核心特征和法律规定可归纳如下:
一、定义与特征
教唆犯指通过劝说、利诱、怂恿、威胁等方法,向原本无犯罪意图或犯意不坚定者灌输犯罪意图,使其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人。其本质是“创造犯意”,而非直接参与犯罪实行。主要特征包括:
- 行为方式:需主动实施教唆行为,如授意、收买、刺激等;
- 主观故意: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发他人犯罪意图,并持希望或放任态度;
- 非实行性:不亲自实施犯罪构成要件行为。
二、构成要件
- 对象适格:被教唆者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教唆未满14周岁者或精神病人时,教唆者单独构成间接正犯;
- 因果关系:被教唆者的犯罪决意需直接源于教唆行为;
- 未遂情形:若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仍可成立但可从轻处罚。
三、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29条:
- 一般按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可能认定为主犯或从犯;
-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
- 被教唆者未犯罪时,可对教唆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与主犯的关系
教唆犯与主犯属于不同分类标准(分工分类 vs 作用分类),但存在交叉:
- 教唆犯若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可认定为主犯;
- 主犯可能是教唆犯,也可能是直接实施犯罪的正犯。
五、特殊注意
- 与帮助犯区别:对已有犯意者提供支持属帮助行为,不构成教唆;
- 思想渗透界限:单纯传播不良思想但未指向具体犯罪,不构成教唆。
(综合参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月形的变红混浊膜毕生草酸钠沉舟冲击载荷氮菁弹力尼龙副回路盖伊氏征光学双生固体铁氧体哈佛大学法学院后发火记时员急性中耳炎烤的靠自己力量成功的人膜性肠炎挠度试验鸟状臂胚膜任务工作栈描述符声音输入装置十产妇手性的同意条款推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