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英文解释翻译、急性中耳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cute ear
分词翻译:
急的英语翻译:
urgent; annoyed; anxious; impatient; irritated; rapid
中耳炎的英语翻译:
tympanitis
【医】 otitis media; tympanitis
专业解析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是指中耳(鼓膜后的含气腔)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通常伴随中耳积液和炎症体征,是儿童常见的耳部感染性疾病。
一、 核心定义与特征
- 中文术语: 急性中耳炎
- 英文术语: Acute Otitis Media (AOM)
- 本质: 中耳腔(鼓膜内侧)的急性感染和炎症过程。
- 关键特征:
- 急性发作: 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突然出现。
- 中耳积液: 感染导致中耳腔内积聚脓液或粘液。
- 炎症体征: 鼓膜充血、肿胀、膨出是典型表现。
- 症状: 常伴有耳痛(幼儿表现为拉扯耳朵、易激惹)、发热、听力下降、耳胀满感。婴幼儿可能仅有非特异性症状如烦躁、哭闹、睡眠不安、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漏(鼓膜穿孔后耳道流脓)。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主要病原体: 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也常为诱因或协同致病。
- 诱发因素: 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鼓管(连接鼻咽部与中耳的管道)功能不良是核心发病机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咽部粘膜肿胀,阻塞咽鼓管开口,导致中耳通气引流障碍,病原体易逆行侵入中耳腔繁殖引发感染。婴幼儿咽鼓管短、平、直,更易发病。
三、 诊断要点
- 病史: 急性起病的耳痛、发热、听力变化等,近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体格检查: 耳镜检查是金标准。可见鼓膜:
- 充血(血管纹增多或弥漫性发红)。
- 膨出(失去正常标志,向外凸起)。
- 活动度降低(可通过鼓气耳镜观察)。
- 浑浊或不透明。
- 穿孔(可见脓液流出)。
- 鉴别诊断: 需与渗出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但无急性感染症状)、外耳道炎等区分。
四、 治疗原则
- 目标: 控制感染、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如鼓膜穿孔、乳突炎、听力损失)。
- 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缓解耳痛和发热的主要药物。
- 抗生素治疗:
- 指征: 并非所有AOM都需立即使用抗生素。医生会根据患儿年龄(<6个月通常需抗生素)、症状严重度(中重度耳痛或高热)、是否双侧发病、有无耳漏以及随访条件综合判断。
- 首选药物: 阿莫西林是多数情况下的首选。对青霉素过敏或考虑耐药菌感染时,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疗程: 通常5-10天,具体取决于年龄、药物和病情。
- 观察等待: 对于年龄≥6个月、症状轻微(尤其单侧发病、无高热)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密切观察48-72小时,暂不使用抗生素,但需确保能及时复诊。期间应给予镇痛治疗。
五、 预防与预后
- 预防:
- 疫苗接种: 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和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AOM发病率。
- 母乳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
- 避免二手烟: 暴露于二手烟会增加儿童患AOM的风险。
- 预后: 大多数急性中耳炎经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症状在数日内缓解。积液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才完全吸收。反复发作需排查潜在诱因(如腺样体肥大、免疫缺陷)。
权威参考来源:
-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Ear infections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Beyond the Basics) (医学循证数据库,内容需订阅访问)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AOM) (美国儿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Ear Infection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耳部感染的信息页)
- Mayo Clinic: Ear infection (middle ear) (梅奥诊所关于中耳炎的疾病介绍页)
网络扩展解释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种类型,常见于儿童,尤其在冬季和春季高发。以下是综合解释:
1.定义与分类
-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阻塞,中耳腔积液引发炎症,早期表现为黏膜充血和渗出液积聚,无脓性分泌物。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引起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耳流脓,甚至颅内并发症。
2.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主要诱因: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占多数病例),或鼻炎、鼻窦炎等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
- 感染途径: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最常见),少数经外耳道或血液传播。儿童因咽鼓管短平宽,更易被感染。
3.典型症状
- 耳痛:突发性刺痛或跳痛,婴幼儿表现为哭闹、抓耳、睡眠不安。
- 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儿童可能伴呕吐、腹泻。
- 听力下降:因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
- 耳流脓: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可见脓性分泌物。
4.高发人群与季节
- 人群:0-3岁婴幼儿(免疫力较低,咽鼓管结构特殊)。
- 季节:冬季和春季(与感冒、流感高发相关)。
5.治疗与预防
- 治疗原则:抗生素抗感染(如青霉素类)、缓解疼痛,鼓膜穿孔需局部清洁护理。
- 预防建议: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婴幼儿喂养后保持头高位减少反流风险。
若患儿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耳流脓,需及时就医以避免听力损伤等后遗症。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表里如一翅鞘短时间极限断崖顿挫性妄想狂法官的评价法律的硬性非道尔顿式化合物附加例行程序豁免捐税交换系统软件交互重叠配置焦磷酸化酶吉洪法晶状体周的集体动态裂缝试验立体声纳系统柳穿鱼脓肿的佩特尔坎氏韧带氰酸钙全熔炼妊娠率溶解力摄取体酸性岩髓细胞组织增生外连接插件万能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