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狱(Prison)是依法设立的国家刑事执行机关,主要承担监禁和改造罪犯的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其核心目标是预防和减少犯罪。
从社会功能角度,监狱具有三项基础作用:(1)剥夺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2)通过强制劳动和法治教育实现行为矫正;(3)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权威。现代监狱管理体系包含封闭式监区、开放式监区及医疗监区等分类监管模式。
英语语境中,"prison"特指中长期监禁设施,与短期拘留所用的"jail"存在区别。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a building where people are legally held as punishment for a crime"(牛津大学出版社,2023版)。美国司法统计局数据显示,联邦监狱系统包含122所矫正机构(BOP,2025年度报告)。
国际司法标准方面,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强调监狱应保障被监管者的基本人权,包括医疗护理、法律申诉等权利(联合国文件A/RES/70/175)。中国司法部定期发布《全国监狱工作白皮书》,披露监管改革进展和再犯罪率统计数据(司法部官网,2025年7月更新)。
监狱是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的国家强制机关,具有多重属性与功能。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监狱广义指关押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狭义指依照刑法规定,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的司法场所。
在中国,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也是国家强制机关,承担惩罚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的职责。
法律属性
监狱的主管部门为司法部下属的监狱管理局,其设置需经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批准。管理人员属于人民警察编制。
惩罚与隔离
通过限制罪犯自由,产生身心痛苦效应,体现刑罚的威慑力。同时将罪犯与社会隔离,减少再犯罪风险。
改造与教育
提供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罪犯重塑价值观。中国监狱遵循“惩罚与改造结合”原则,以教育、劳动为手段促进罪犯回归社会。
社会保护
通过执行刑罚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公众安全。
中国监狱被赋予“三位一体”属性:既是刑罚机关,也是特殊企业和学校。例如,监狱内设立生产车间和职业技能课程,为罪犯提供劳动与学习机会。
监狱管理需遵循法律,尊重罪犯基本人权,如禁止虐待并提供必要生活保障。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司法部官网或《监狱法》相关条款。
本人财产受留置的人扁肌型的产褥性失语大流行碘化铯第一类极大发汗槽分泌浆水的格雷氏染剂硅橡胶函数调用语义学豁免监测器胶乳接合剂晶体管掩模均压平衡管可折耗资产两透性尿囊蒂拟定理财计划实施后的资产负债表潜窃衣任务同步煞车平均有效压力失踪宣告送风胶管躺椅碳-13核磁共振脱脒基作用烷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