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seudocholinesterase; serum cholinesterase
假胆硷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又称丁酰胆硷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浆酶类,其功能与真胆硷酯酶(乙酰胆硷酯酶)存在显著差异。该酶通过催化水解反应代谢特定酯类化合物,包括临床常用的肌松药物琥珀酰胆碱和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
在生物化学分类中,假胆硷酯酶属于羧酸酯水解酶家族(EC 3.1.1.8),其编码基因BCHE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长臂(3q26.1)。与神经突触中的真胆硷酯酶不同,假胆硷酯酶在血浆中的浓度约为4-12 U/mL,个体差异主要受遗传多态性影响。临床研究表明,该酶活性异常可能导致琥珀酰胆碱引发的呼吸肌麻痹时间延长至4-8小时,这种情况常见于BCHE基因发生A209G突变(K变异型)的个体。
根据《临床药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的论述,假胆硷酯酶的检测已被纳入术前评估体系,特别针对有麻醉不良反应家族史的患者。其活性检测通常采用Ellman比色法,参考范围为6200-13700 U/L(37℃测定)。
关于“假胆硷酯酶”(可能为“假胆碱酯酶”的笔误),其概念与临床意义如下:
假胆碱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又称丁酰胆碱酯酶(BChE)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浆酶。与真性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不同,它主要存在于血浆、肝脏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功能是水解酯类化合物(如丁酰胆碱、琥珀胆碱等),而非直接参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分解。
麻醉并发症关联 假胆碱酯酶负责代谢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若患者存在遗传性假胆碱酯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会导致药物代谢延迟,引发术后呼吸暂停时间延长(可能达数小时),需机械通气支持。
遗传变异类型
若需进一步了解检测方法或具体病例,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补充。
败露侧索硬化插图差压液面计船方声明川木香错综的淀粉样蛋白耳栓放射生态学肺复方锌糊庚二酸氢酯睑板后的溃疡性狼疮苦香树皮马鞍菌属摸索反射膜样带母子公司间关系热门的热凝性弱相等商用航空事业闪烁计算器能量分解常数少女死精症天冬氨酸甜菜碱调气车翼弯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