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uccinoresinol
amber
【化】 amber
【医】 amber; ambra; ambra flava; succinum
colophony; pitch; resin; rosin
【化】 resin
【医】 peucine; pitch; resin; resina
琥珀树脂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Amber Resin,特指由古代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半化石态天然有机宝石。其概念包含以下关键维度:
汉语词源
“琥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为“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
“树脂”指植物分泌的黏稠液体,固化后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物质。二者结合强调其天然有机来源与化石属性。
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Amber Resin”明确区分于现代合成树脂(synthetic resin),专指地质成因的化石树脂。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将其归类于有机宝石,代码为“amber”。
物理化学属性
鉴定特征
权威鉴定依赖以下检测:
历史记载
中国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称“育沛”,汉代《博物志》载“松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又千年化为琥珀”。
英文术语源自阿拉伯语“anbar”,经西班牙语“ámbar”传入欧洲。
现代用途
关于“琥珀树脂”的词义解释,综合多源信息可归纳如下:
基础定义
琥珀树脂指形成琥珀的原始植物分泌物,而琥珀本身则是这种树脂经过地质作用石化后的产物。树脂主要由松柏科、豆科等植物分泌,用于保护树木伤口,而琥珀是树脂埋藏地下数千万年后形成的化石。
时间跨度
从树脂到琥珀需经历至少4500万年以上的石化过程,典型形成时期为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
化学组成
物理性质差异
| 特性 | 树脂| 琥珀|
|------------|-----------------------|---------------------------|
| 密度 | 未固化,密度较低| 1.05~1.15 g/cm³ |
| 硬度 | 软黏| 摩氏硬度2.0~3.0 |
| 导电性 | 不明确| 摩擦生静电 |
| 耐热性 | 低温易软化| 熔点150~180℃,燃点250~375℃ |
词源考据
常见混淆
琥珀树脂化石常包裹史前昆虫或植物碎片,具有科研与收藏价值。在珠宝领域,其树脂光泽和轻盈质地(最轻有机宝石)使其成为独特饰品材料。中医则将其入药,认为有安神功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形成过程或鉴别方法,可参考高权威来源如、7、11。
阿尔今凹面法兰不在住所的人城镇齿根高处理机方式刺络电报传送速度电池组电子亲合性酚醛塑料否定论俘获改进研究鳏夫海草灰苏打灰色硬结碱纤维素抗疥的空间扩展键奎烯契约的禁反言认缴股股份肉桂醛商业的时域反射计提出申请未成年的违反贸易保证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