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卡英文解释翻译、汉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Chinese card; Hanzi board
分词翻译:
卡的英语翻译: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医】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专业解析
汉卡(Hànkǎ),全称汉字卡(Chinese Character Card),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为解决早期计算机(特别是个人电脑)处理中文信息困难而设计的一种专用硬件扩展卡。其核心功能是将汉字库(字模)及输入法程序固化在卡载的ROM芯片中,通过硬件加速方式实现汉字的快速显示、输入和打印,从而显著提升计算机的中文处理能力。
主要定义与功能
-
硬件字库存储
汉卡的核心是集成了包含数千个常用汉字的点阵字库(通常为国标GB2312字符集)。这些字模数据预先烧录在ROM芯片中,开机后可直接被系统调用,避免了从磁盘加载字库的速度瓶颈,极大提升了汉字显示效率 。
-
输入法加速处理
卡载固件通常内置主流中文输入法(如五笔字型、拼音),通过硬件电路直接处理输入编码与汉字字模的映射关系,降低CPU占用率,实现更流畅的中文输入体验 。
-
显示与打印支持
提供标准接口驱动显示器输出汉字,并支持打印机的中文打印功能。部分高端汉卡还具备字形缩放、字体切换(如宋体、楷体)等增强特性 。
历史背景与技术意义
- 解决早期算力不足:在CPU性能低下(如Intel 8086/80286时代)、存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汉卡通过硬件卸载中文处理任务,成为PC兼容机运行中文操作系统的关键组件(如CCDOS、UCDOS)。
- 推动中文信息化:汉卡的普及加速了计算机在中国的办公自动化应用,代表性产品包括联想汉卡、方正汉卡等,后者直接关联王选院士团队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技术突破 。
- 技术演进与淘汰:随着CPU性能提升和软件字库技术成熟(如TrueType字体),汉卡在90年代中期逐渐被纯软件方案取代,但其在中文信息处理史上的里程碑地位仍被学术界认可 。
权威定义参考
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汉卡被定义为:“一种专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的硬件扩展卡,通过固化汉字库和输入输出管理程序,实现计算机系统的高效中文支持。”
来源说明
-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王选.《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科学出版社, 1994.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综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7(4).
-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档案》. 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料.
- 张效祥(主编).《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汉卡是早期计算机处理汉字的重要硬件设备,其核心功能与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汉卡是一种将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驱动程序固化为只读存储器(ROM)的扩展卡,需插入计算机扩展槽使用。它专为特定汉字系统设计,主要用于解决早期计算机处理汉字效率低的问题。
二、核心功能
- 字库存储:固化汉字字库,减少内存占用;
- 加速处理:通过硬件直接处理汉字编码转换,提升输入/显示速度;
- 兼容支持:运行汉字系统时降低对计算机性能的依赖。
三、历史背景
- 产生原因:1980年代计算机性能有限(如内存不足、CPU速度慢),汉字处理需频繁访问存储器,汉卡通过硬件分担计算压力。
- 典型代表:1986年联想汉卡通过十余项技术创新,成为标志性产品。
四、技术局限与淘汰
- 硬件冲突:与其他扩展卡易产生兼容性问题;
- 技术进步:1990年代后计算机性能提升(CPU、内存升级),软件字库逐渐取代硬件方案。
五、现状
目前汉卡已退出主流应用,但其在中文信息化初期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现代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通过软件实现更高效的汉字处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钡布朗运动过程采矿费用窗后小窝雌雄同体性导磁调谐电磁流量计电缆剪钳低压脉对某人施加压力二十六烷酚式羟基负担利息福耳克曼氏不全脱位功能解释程序鼓风重量滑行尖叫声利果辛螺旋形步态脉冲产生器明示契约内向凸缘浓掺破产程序全部地产树薯数字误差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