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Zizania L.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菰属(Zizania)是禾本科(Poaceae)下的一个水生或半水生植物属,包含四个现存物种:Z. aquatica(北美野生稻)、Z. latifolia(亚洲菰,即茭白)、Z. palustris(深水野生稻)和Z. texana(得克萨斯野生稻)。该属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学名与分类地位 菰属的拉丁属名"Zizania"源自古希腊语"zizanion",意为"杂草"。其模式种为Zizania aquatica,由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3年正式命名。该属在禾本科中与稻属(Oryza)存在平行进化关系,但染色体组为ZZ型(2n=34)。
形态特征 茎秆直立,高度可达3米,中空髓质。叶片线形,长30-100厘米,宽1.5-4厘米,平行脉序。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同株异花,雌花位于花序上部,雄花在下部。颖果圆柱形,长1-2厘米,成熟时易脱落(据《中国植物志》第9卷记载)。
分布与生境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水域:Z. latifolia原产中国东北、日本及西伯利亚,Z. palustris见于北美五大湖区,Z. texana为美国得克萨斯州特有濒危种。多生长在淡水沼泽、湖泊边缘及缓流河道(数据来源:IUCN红色名录)。
经济价值 亚洲栽培型菰(Z. latifolia var. vivipara)的嫩茎受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侵染后膨大形成食用器官"茭白",含蛋白质1.4%、碳水化合物3.5%及多种微量元素(FAO统计)。北美原住民传统采集野生菰籽作粮食,其种子蛋白质含量达14%(USDA营养数据库)。
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文献《周礼·天官》已记载"菰粱"为六谷之一,唐代诗人杜甫有"滑忆雕菰饭"诗句。日本《延喜式》记载用菰叶包裹寿司的传统工艺(引自《东亚植物与文化》第三章)。
该属与稻属(Oryza)的关键区别在于:菰属颖果无小穗轴延伸形成的芒,花序分枝角度大于45度,且成熟时籽粒自然脱落。染色体分析显示二者分化时间约在1500万年前(分子系统学研究,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19)。
“菰属”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属名,属于禾本科(Poaceae)。以下是关于“菰属”的详细解释:
基本特征
菰属(学名:Zizania)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浅水区域。其茎秆细长,叶片狭长,果实为狭圆柱形的颖果,称为“菰米”或“雕胡米”,在古代曾是重要粮食来源。
典型物种
最著名的物种是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其嫩茎因受黑粉菌寄生而膨大形成笋状结构,即“茭白笋”,可作为蔬菜食用。未被寄生的植株则正常开花结实,产菰米。
分类与用途
文化历史
菰米在古代中国被称为“六谷”之一,唐代诗人杜甫等曾以“雕胡饭”入诗,反映其历史地位。茭白则自宋代起广泛栽培。
其他名称
别称“蒋”“茭草”,古文中“菰”亦通“菇”,但现代分类中“菇”指真菌,需注意区分。
菰属植物兼具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其形态特征与寄生菌的相互作用(形成茭白)是生物学上的典型范例。
被剥削阶级备忘价值不能行的槽形怠应电炉尺寸稳定性池沼细球菌触觉性认识不能大艾大半边莲定向景象多囊肿腭裂充填器后网期的幻灭回赎期间接控制搅拌床层解迷宫机记功旧式克劳泽氏瓣空气纯度镜检查零售物价指数帽冠煤船佩滕科弗氏学说碰撞对比市场状况外囊维修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