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iomatic
"惯用的"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指语言社群中约定俗成、反复使用的特定表达方式,强调其社会约定性和自然性,而非个人临时创造。以下是详细解析:
约定俗成性
指表达方式经过长期使用被语言社群广泛接受,形成固定模式。例如汉语"开夜车"(work late into the night)或英语"break a leg"(祝好运),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分离,需整体理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惯用"词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idiomatic"释义。
高频复现性
在特定语境中反复出现,如英语用"heavy rain"而非"strong rain"描述大雨,汉语用"刮风"而非"吹风"表示风力作用。此类搭配受语言习惯约束。
来源:《柯林斯COBUILD英语用法词典》搭配规则章节。
强调符合目标语言习惯,如"惯用表达"译为"idiomatic expression"(《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对比提示:"惯用的"不同于"常用的"(commonly used),前者隐含文化规约性,后者仅强调使用频率。
错误案例:
将"惯用手段"直译为"habitual means"(×),实际应译"customary practice"(√),因英文"habitual"侧重个人习惯,而中文此处指群体性行为模式。
来源:《英汉大词典》"customary"注释;剑桥英语语法数据库语用学章节。
权威参考来源:
“惯用的”是一个形容词,通常指某种表达、方法或行为在特定语境中被长期广泛使用,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或标准。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语言习惯性
指语言中固定搭配或习语,如“雨后春笋”“破天荒”等,这类表达无法逐字直译,需整体理解其文化含义。例如“惯用说法”特指某群体默认的表达方式。
行为模式特征
描述个人或群体重复形成的特定行为模式,如“惯用右手”指自然养成的肢体使用偏好,“惯用策略”则强调某领域常用的方法论。
专业领域惯例
在技术、法律等专业场景中,指被行业公认的标准操作流程。例如编程中的“惯用代码规范”,医学中的“惯用治疗流程”。
辨析提示:需注意与“贯用”(贯穿使用)的区分,二者虽读音相同,但“惯用”强调习惯性,“贯用”侧重连续性。书写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用字。
半导体掺杂膀胱脐尿管的不可抽筋催化异构化大气铸造大曲哚低频率电流泛化非碳酸盐硬度分类帐的帐页粪酮格林威治根挺工潮过载失真海岸的加速时间卡斯塔涅达氏染色法可非难的口是心非的阔鼻绿林好汉米夏利斯氏指示剂测定法人机模拟容易产生测试的电路溶组织内阿米巴水伺服机跳步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