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base
relation; relationship; appertain; bearing; concern; connection; term; tie
【计】 relation
【医】 rapport; reference; relation; relationship
【计】 B; data base; database; DB; library of data
【化】 data bank; data base
【经】 data nbank; data pool
former; matrix; model; mould; pattern
【计】 Cook-Torrance model; GT model GT; MOD; model; mosel
【医】 cast; model; mold; mould; pattern; phantom
【经】 matrices; matrix; model; pattern
关系数据库模型(Relational Database Model)是一种基于数学集合论和谓词逻辑的数据组织与管理范式,其核心是将数据存储在由行和列构成的二维表(Relations/关系)中。该模型由E.F.Codd于1970年首次系统提出,彻底革新了数据管理方式。以下是其关键要素的汉英对照解析:
关系(Relation)
对应数据库中的表(Table),是由行(元组)和列(属性)组成的结构化数据集。例如,存储学生信息的"Students"表。
来源:Codd, E.F. (1970). "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
元组(Tuple)
表中的一行(Row),代表一个实体(如一名学生的完整记录)。
来源:Date, C.J.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属性(Attribute)
表中的一列(Column),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学号"、"姓名")。
来源:ANSI/ISO SQL Standard Documentation
集合论与关系代数
数据操作通过选择(σ)、投影(π)、连接(⋈)等代数运算实现,确保操作的数学严谨性。
来源: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Vol. 16(1)
数据完整性约束
包括实体完整性(主键非空)、参照完整性(外键约束)、域完整性(数据类型校验),保障数据一致性。
来源:Ullman, J.D. (1988). "Principles of Database and Knowledge-Base Systems"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标准化查询语法(如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18
),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
来源:ISO/IEC 9075:2023 (SQL Standard)
范式化设计(Normalization)
通过分解表消除冗余(如第一范式至BCNF),减少数据异常。
来源: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Silberschatz et al.
"关系模型将数据视为元组的集合,每个元组拥有相同的属性集,并通过主键唯一标识。"
—— Codd, E.F. (1970), IBM Research Report RJ909
关系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理论框架,由E.F. Codd于1970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组织为二维表的逻辑结构。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表(关系)
数据存储在由行(记录)和列(字段)构成的表中,例如“学生表”可能包含学号、姓名、专业等字段。
主键与外键
模式(Schema)
定义表的结构,包括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如非空、唯一性)。
数据独立性
物理存储细节(如磁盘结构)与逻辑表示分离,用户只需关注逻辑层操作。
关系操作
通过关系代数(选择、投影、连接等)或SQL语言实现数据查询与操作。
完整性约束
优势
局限
常见关系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Oracle、PostgreSQL和SQL Server。它们支持ACID事务(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适用于银行、电商等需要强一致性的场景。
关系数据库模型通过数学理论(集合论、谓词逻辑)奠定了现代数据库的基础,至今仍是企业级应用的主流选择。
百年保存规同标章阅读器不透气查普曼氏袋催化剂的磨耗带间的蛋白肉汤动物痒症风土辐射性惯技鼓索的灰处理设备肩胛点角稠环胶辊及己净盈余观念计算机化断层显象可预测模块劳动教养铝矽砖忙闲度偏心性限度屈挠龟裂伤感的声光偏转器双极信号拖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