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隆水(Cologne Water)是汉语中对"Eau de Cologne"的音译词,指源自德国科隆市的经典香水类型。该词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cologne"或"Eau de Cologne",特指香精含量2-4%、酒精浓度60-75%的淡香水。其核心特征包含:
历史渊源
源自1709年意大利调香师Johann Maria Farina在科隆市创建的柑橘调配方,其清爽的橙花油、香柠檬与迷迭香混合香气成为对抗当时城市异味的重要发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曾将科隆水作为抗菌剂使用(来源:科隆香水博物馆档案)。
成分特性
传统配方包含7种基础成分:香柠檬、橙花、柑橘、薰衣草、迷迭香、橙叶和佛手柑(来源:《国际化妆品成分词典》)。现代衍生品则根据香型调整成分比例,但酒精含量始终高于普通香水。
使用规范
根据欧盟化妆品法规,科隆水需明确标注"Eau de Cologne"字样,持香时间约2小时,建议涂抹于脉搏点(手腕、颈动脉)以延长挥发时效(来源:欧洲化妆品协会技术标准)。
文化象征
拿破仑每月消耗60瓶的记录使其成为欧洲贵族生活标志,歌德书信中曾记载其作为礼物馈赠外交官的特殊礼仪用途(来源:德国文学档案馆通信集)。
科隆水(Eau de Cologne)是古龙水的音译,其名称直接来源于德国城市科隆(Köln)。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
词源与定义
科隆水直译为“科隆之水”,源自法语和德语名称()。它指的是一种香精含量较低(约2-5%)的清淡香水,以柑橘类香气为主调,如香柠檬、甜橙、橙花等,并辅以迷迭香、薰衣草等草本香调。
历史起源
科隆水的诞生与意大利调香师Giovanni Maria Farina密切相关。他于1709年在科隆市推出了一种清新香型的盥洗水,并将其命名为“科隆之水”,以纪念第二故乡科隆。部分资料提到其配方可能源自更早的“匈牙利水”,并经过改良加入意大利柑橘精油。
标志性品牌
最著名的科隆水品牌是4711,其名称源于科隆市香水工厂的门牌号。如今该品牌仍是科隆的文化象征,市内随处可见相关纪念品。
现代含义
在调香领域,“科隆水”不仅指代产地,更成为一种香型分类,代表清新、低浓度的香水类型。传统上多用于男性,但现代使用已无性别限制。
补充说明:不同文献对发明者身份和配方起源存在细微差异,主流通说以Farina为创始人。欲了解科隆水的实物展示或完整历史,可参考科隆香水博物馆(Farina故居)的相关资料。
氨甲酰基鞍式支座波特氏截瘫齿形三角带电烙勒除器多根牙法律的硬性方丈个人借款灌水刑固有波长幻听茴芹净示法脊髓脊膜的脊柱前凸卡斯尔氏内因子连翘属硫代氰酸盐滴定法氯化酰氨木条钯催化剂批准权限氢氧化镓誓不两立试图和解数据元斯坦格氏试验脱镁叶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