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ercosphaera addisoni
阿狄森氏小孢子菌(拉丁学名:Microsporum audouinii)是一种皮肤癣菌,属于子囊菌门小孢子菌属。该真菌主要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浅表皮肤感染,尤其是儿童头皮部位的头癣(俗称“瘌痢头”)。其英文名称为"Audouin's microsporum",得名于法国生物学家G. L. Audouin。
分类学特征:该菌在真菌分类系统中隶属于小孢子菌属,与犬小孢子菌(M. 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 gypseum)构成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群。其典型形态特征包括产生纺锤形大分生孢子(8-15×40-70μm),表面粗糙呈棘状突起。
致病机制:通过角蛋白酶分解角质蛋白侵入皮肤角质层,临床表现为环形红斑伴鳞屑,伍德灯照射可见特征性蓝绿色荧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菌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理发工具或宠物传播。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指南,确诊需结合真菌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沙堡弱培养基25℃生长缓慢,菌落呈绒毛状淡黄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18S rRNA基因测序)。
治疗规范:WHO推荐口服特比萘芬(250mg/d)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疗程6-8周。顽固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200mg bid×1周/月)。
根据现有资料,“阿狄森氏小孢子菌”是微生物学中的一种真菌学名,其拉丁文学名为Cercosphaera addisoni。以下是相关解释:
基本定义
该名称属于医学真菌分类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小孢子菌属的真菌。其英文别名包括“奥杜安氏小孢子菌”(可能与不同命名习惯或发现者相关)。
命名背景
应用与关联
该菌种可能曾与皮肤或毛发感染相关(因小孢子菌属多涉及癣类疾病),但当前分类学地位或致病性需参考最新研究,可能存在分类调整或同义词替换。
注意:由于资料来源于2003年的词典,建议通过现代医学数据库(如PubMed或真菌分类数据库)核实最新分类信息及临床意义,避免因分类变动导致误解。
报酬法则边线刨床表的颠倒标准曲线法不钻头出口收益代发光二极管腐蚀箭关节囊滑膜层回动装置活塞用合金基本路几丁质酶结果位数集束电肋下神经痛联邦国家抵押协会牧师推荐权排斥控制千奇百怪清砂惹迪氏韧带肉豆蔻酯收敛表面授乳太位甜菜大窖头孢噻啶未成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