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鲸油(英文:whale oil)是从鲸类动物脂肪组织中提取的液态油脂,传统上通过熬煮鲸脂获得。作为19世纪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具有高燃点、低凝固点的特性。
从应用角度分析,鲸油在工业革命时期被广泛用于润滑油、灯油燃料、肥皂制造及皮革加工。美国《工业革命技术档案》记载,1850年新英格兰地区90%的街灯使用鲸油照明。现代应用则受《国际捕鲸公约》限制,仅限少数原住民社区保留传统捕鲸权。
词典学层面,《牛津英语词典》将"whale oil"定义为"从鲸脂提炼的黄色油状液体",词源可追溯至中古英语"whæl ele"。该词条特别标注现代使用多涉及历史语境,如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描写的捕鲸业描写。
在生态保护领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研究表明,现存鲸油替代品包括棕榈油(1920年代普及)和石油衍生物(1859年石油钻井技术突破后逐步取代)。目前全球鲸油年交易量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管控,合法流通量不足1公吨。
相关术语包括:
鲸油是从鲸类皮下组织、内脏和骨骼中提取的动物油脂,具有多种用途,但因生态保护已逐渐被淘汰。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来源
鲸油属于海生动物油,通过熬煮鲸的皮下组织、内脏等部位获得,呈淡黄色至黄棕色,带有鱼腥味,可溶于乙醇和乙醚。其成分因种类而异,如抹香鲸头部提取的“鲸蜡”(Sperm oil)为白色蜡状物,性质与普通鲸油不同,价值更高。
物理性质与成分
鲸油的主要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9.2%)、棕榈酸(15.6%)、硬脂酸(1.9%)等,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十八碳不饱和酸占比37.2%)。其相对密度为0.910~0.920。
历史用途
现状与保护
随着鲸类被列入保护物种,鲸油已基本停止生产和使用。现代工业多采用替代品满足相关需求,例如合成润滑油和植物油脂。
延伸知识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鲸油,但这一说法未在其他权威来源中广泛提及,需谨慎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鲸油的化学特性或历史应用细节,可查阅(搜狗百科)和(早鸽网)等来源。
安装验证过程保证债务边际输入倾向补进价格布拉开系不幸的侧向分子扩散颤鸣臭氧检验器东德氏青光眼东莨菪硷软膏多环文卷额鼻突二十面体发射极功能逻辑电路公司发起人焊角黄豆苷原弧长卡环金属卡-麦二氏试验流变学煤气发生炉偏铝酸锂色谱检定法摄象管尸体指纹捺印吐昔酮微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