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京剧英文解释翻译、京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Beijing opera

分词翻译:

剧的英语翻译:

drama; intense; play; severe

专业解析

京剧 (Jīngjù / Beijing Opera)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中期的北京,融合了徽剧、汉调、昆曲、秦腔等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国粹”。其艺术表现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以程式化的表演、华丽的服饰、独特的脸谱和虚拟化的舞台手法闻名于世。

一、核心艺术特征

  1. 唱腔与音乐

    京剧音乐以西皮(Xipi)、二黄(Erhuang)为主,辅以吹打、弦乐伴奏。西皮高亢激越,多表现激烈情节;二黄深沉舒缓,适于抒情段落。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鼓板为核心。

    来源: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2. 表演程式

    • 唱(Singing):依角色行当采用不同发声技法,如老生真嗓、旦角假嗓。
    • 念(Dialogue):分韵白(诗化语言)和京白(口语化对白),讲究抑扬顿挫。
    • 做(Acting):通过手势、步态、身段传递情感,如“水袖功”“翎子功”。
    • 打(Acrobatics):武打动作高度程式化,结合武术与舞蹈,分“把子功”(兵器)和“毯子功”(翻跌)。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 角色行当(Role Types)

    分生(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净(花脸)、丑(喜剧角色)四大行当,每类再细分(如武生、青衣、铜锤花脸等)。脸谱色彩象征人物性格——红表忠勇(关羽)、黑表刚直(包拯)、白表奸诈(曹操)。

    来源:《中国京剧百科全书》

二、文化价值与国际影响

京剧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美学体系(如虚拟性、象征性)深刻影响了世界戏剧发展。梅兰芳等艺术家的海外巡演(如1930年访美)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传播。

来源: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参考资料

  1.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京剧艺术简论 http://www.jingjufoundation.cn/art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京剧 http://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4700
  3. UNESCO. Peking Opera https://ich.unesco.org/en/RL/peking-opera-00418

网络扩展解释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其名称解释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起源于清代中叶(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徽调(徽剧)、汉调(汉剧)在北京融合演变而成,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其核心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伴奏以胡琴(京胡)和锣鼓为核心乐器,表演体系被列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二、起源与发展

  1. 形成背景: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演出,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逐步融合昆曲、梆子等剧种元素。
  2. 名称演变:早期称“皮黄戏”,上海观众因北京特色称其为“京戏”,后因艺术水平卓越被尊为“国剧”。

三、艺术特征

  1. 表演体系:包含唱、念、做、打四种表现手法,行当分为生(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净(花脸)、丑(喜剧角色)四大类。
  2. 音乐结构:采用板式变化体,文场(管弦乐)以胡琴为主,武场(打击乐)以鼓板为核心。
  3. 舞台元素:包含程式化的动作、脸谱符号系统,以及华丽的戏服与妆容。

四、文化地位

京剧被列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首,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其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

如需进一步了解专业术语(如“挂儿”“行旋”等音乐名词),可参考具体戏曲研究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八水合氯粗略单侧性的单组份火箭燃料德文特氏直径多面取样法多远法人印章肺积水副官职复量过热蒸汽黑尔-福尔哈德-泽林斯基卤化作用合一主义环草丹脊神经后支旧观局部剖视图可重构的炼砂硫酸根合铈酸颅底沟侵蚀性疱疹颧颌缝圣经的神经断伤食用香草四重透明化投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