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杆菌属英文解释翻译、鼻疽杆菌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oefflerella; Malleomyces; Pfeifferella
分词翻译:
鼻的英语翻译:
nose; bazoo; conk; neb
【医】 naso-; nasus; nose; rhin-; rhino-
杆菌属的英语翻译:
【医】 Bacillus; Bact.; Bacteridium; Bacterium
专业解析
鼻疽杆菌属(学名:Burkholderia mallei)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属于伯克霍尔德菌科(Burkholderiaceae),专性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主要引发鼻疽病(Glanders)。该病原体最初由弗里德里希·勒夫勒和威廉·许茨于1882年分离鉴定,曾归类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993年经基因组分析后独立成属。
核心特性与致病性
- 宿主范围:主要感染马科动物(马、驴、骡),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畜或污染物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 临床表现:急性感染表现为高热、皮肤溃疡及呼吸道坏死性病变;慢性感染可导致淋巴结脓肿和器官肉芽肿。
- 传播途径: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或气溶胶传播,实验室操作需生物安全三级(BSL-3)防护。
分子生物学特征
鼻疽杆菌基因组含两条环状染色体(约3.5 Mb和2.3 Mb),编码多种毒力因子,如III型分泌系统和脂多糖修饰酶,帮助其逃避免疫反应并促进胞内生存。
防控与治疗
目前无商业化疫苗,治疗首选磺胺类与四环素联合用药,但耐药性逐渐显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须通报疾病,疫区需实施严格检疫和扑杀政策。
参考资料
- 美国疾控中心(CDC)病原体数据库
- 《伯克氏菌科分类与临床指南》(Springer, 2020)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15次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鼻疽杆菌属(现称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 mall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主要引发人畜共患病“鼻疽”。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1.分类学演变
- 该菌历史上曾多次更名,包括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llei)等,1993年根据生物学特性被划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 国内仍沿用“鼻疽杆菌”这一简称,但国际分类已明确其归属。
2.形态与结构
- 呈微弯棒状,长2~5μm,宽0.5~1.0μm,无鞭毛、荚膜及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 在脓液中多游离于细胞外,偶见于细胞内。
3.培养特性
- 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38℃,pH 6.8~7.0。
- 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可形成棕色粘性物质。
4.致病性与宿主
- 主要感染马、骡、驴等动物,人类通过接触病畜破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引发急性或慢性鼻疽。
- 急性症状包括高热、皮肤溃疡、呼吸道炎症;慢性表现为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
5.诊断与防控
- 诊断依赖血清学检测或分泌物镜检。
- 防控需隔离病畜,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源。
补充说明
该菌对豚鼠和仓鼠有致死性,但对小鼠、牛等动物无致病性。因其高传染性,实验室操作需严格生物安全防护。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补充充电查查实损害递归程序设计低压段地中衡非均匀混合物分配方案厂傅里叶互反公式关节水肿核甙酸酶后期点火婚姻上的习惯活栓锁甲代二氢醌家族性黄疸近中向中性?可淬性勒索赎金链式访问偏光弹性嵌刃铣尸铅室容量妊娠白线热性肌强直尸体白色杆菌水的脱盐术语表吞色素噬细胞弯曲应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