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曼-弗朗兹定律英文解释翻译、威德曼-弗朗兹定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Lorentz relation; Wiedemann-Franz law
分词翻译:
威的英语翻译:
by force; might; power
德的英语翻译: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曼的英语翻译:
graceful; prolonged
朗的英语翻译:
bright; loud and clear
兹的英语翻译:
at present; now; this
定律的英语翻译:
law
【化】 law
【医】 law
专业解析
威德曼-弗朗兹定律(Wiedemann-Franz Law)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描述了金属材料中热导率((kappa))与电导率((sigma))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核心内容如下:
一、定律定义
该定律指出:在相同温度下,金属的热导率与电导率的比值((frac{kappa}{sigma}))近似等于一个与温度成正比的常数,数学表达式为:
$$
frac{kappa}{sigma} = L cdot T
$$
其中:
- (L) 为洛伦兹常数(Lorenz number),理论值约为 (2.44 times 10^{-8}mathrm{WcdotOmegacdot K^{-2}});
- (T) 为绝对温度(单位:K)。
二、物理机制
定律的成立依赖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主导作用:
- 电子输运主导:金属的热能和电荷传递主要由自由电子承担,声子(晶格振动)贡献可忽略;
- 弛豫时间近似:电子散射过程对热导和电导的影响相似,导致两者呈线性关联。
三、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 适用条件:在室温及以上温度,对铜、铝等纯金属高度吻合;
- 例外情况:
- 低温下(如接近绝对零度),电子-声子散射减弱,定律可能偏离;
- 强关联电子体系(如高温超导体)或半导体中,声子传热贡献显著,定律不适用。
四、历史背景
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威德曼(Gustav Wiedemann) 和鲁道夫·弗朗兹(Rudolph Franz) 于1853年通过实验发现。后经路德维希·洛伦兹(Ludvig Lorenz) 在1872年补充温度依赖关系,完善为现有形式。
五、现代应用与意义
- 材料性能评估:通过电导率快速估算热导率,辅助热电材料设计;
- 理论验证:作为费米液体理论的核心验证依据,支持电子气模型的可靠性;
- 修正研究:在纳米材料或拓扑绝缘体等新型体系中,探索量子效应对定律的修正。
参考文献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 金属电子理论导论
https://iupap.org/topical-groups/electronic-properties/
-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电子输运的普适性研究"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077001
- 德国物理学会(DPG), 物理学史档案
https://www.dpg-physik.de/veroeffentlichungen/geschichtsarchiv
网络扩展解释
威德曼-弗朗兹定律(Wiedemann-Franz law)是描述金属材料热导率(λ)与电导率(σ)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其核心内容可总结如下:
1.基本定义与公式
- 定律表述:在温度不太低时(通常指0℃以上),金属的热导率与电导率的比值与绝对温度( T )成正比,即:
$$
frac{lambda}{sigma} = LT
$$
其中( L )为洛伦兹数(Lorenz number),理论值约为( 2.44 times 10^{-8} , mathrm{W cdot Omega / K} )。
- 理论推导:1928年索末菲基于自由电子模型,推导出洛伦兹数的表达式:
$$
L = frac{pi}{3} left( frac{k}{e} right)
$$
((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e )为电子电荷)。
2.物理机制
- 电子主导:该定律成立的前提是金属的热传导和电传导主要由自由电子贡献,而非晶格振动(声子导热)。
- 普适性意义:不同金属的( L )值接近常数,表明电子输运行为具有普适规律,与材料种类无关。
3.适用条件
- 温度范围:
- 成立:常温至高温(约2000K以下),此时电子热导占主导。
- 不成立:极低温时(如接近绝对零度),声子导热贡献显著,且量子效应导致偏差。
- 材料限制:主要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如石墨)需修正,因其同时存在电子和声子导热。
4.修正与扩展
- 石墨材料:1937年鲍威尔提出修正公式,引入温度依赖的洛伦兹数,如( L = 0.123T^{-1.8} ),适用于高温石墨化材料。
- 高温验证:2024年研究证实,熔融态金属(如钨)在2000K以上仍符合该定律,因电子输运占绝对主导。
5.意义与局限性
- 工程应用:为热电材料设计、高温超导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局限性:无法解释低温或非金属材料的导热-导电关系,需结合声子理论或其他模型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实验验证或具体材料案例,详细研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暴跳如雷冰冷如石的不知畏惧的财产收回出港单地方公用事业借款多极的多事的复合刀具台跟骨钩含意交流倾销酵母水胶衣树脂炼焦炉气马克哈姆氏假说慢性破伤风梦想区域变元三羟的三通生尿的市政预算属性标号特别护士痛觉测定法团固推定区脱羰酰胺化凸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