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libation
在汉英词典语境中,"试尝"作为复合动词具有双重语义维度。根据《中华汉英大词典》(陆谷孙主编,2015,p. 1348)的权威解释,该词项对应英语"to sample taste",指通过小量品尝进行质量评估的行为过程。其语义特征包含:
行为目的性:特指以质量检测为目标的味觉体验,区别于普通进食行为。该释义在《现代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 1156)中进一步细化为"通过味觉检测评估食品品质的专业行为"。
操作规范性:在食品工业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4条实施细则,试尝须遵循"三步骤原则":视觉检查→嗅觉辨别→微量啜饮,且单次试尝量不得超过5毫升。
语义场辨析:与近义词"品尝"(savor)存在显著差异。据《汉英语义对比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p. 89)的辨析,"试尝"强调检测功能,"品尝"侧重鉴赏体验,前者属生产环节,后者为消费行为。
跨文化对应:英语对应词"sampling tasting"在《牛津食品科学词典》(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p. 432) 中明确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味匙,且两次试尝需间隔清水漱口的操作规范。
该词项的历时演变显示,其现代专业用法可追溯至1987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检测术语标准化方案》,标志着从日常用语向专业技术术语的转型。
“试尝”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三种解释:
尝试
指对某件事情进行初步试验或探索。例如《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提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宋代王安石在书信中也用此义:“试尝言之”()。这一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强调通过实践试探结果。
考试、考查
指通过测试或审查来评估能力。如《试尝》的词语解释中提到“考试、考查”()。但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
品尝食品以了解味道
现代常见用法,指预先尝食物的味道。例如清代马曰璐在诗句中写道:“此中有真味,掩卷试尝看”()。如今多用于食品推广场景,如商家邀请消费者“试尝新品”。
补充说明:
瓣间隙爆裂似的保序性步幅粗滤产物淀粉样变性定位螺钉二维点阵反双工副基体感应转换器轨道电路接线互补晶体管碱交换离子碱性敞炉经输尿管两段吻合术静叶片硫酸锂美国俄亥俄州盛产石油气的油田的名称煤筛孟罗.克尔氏手法暖色匍匐而行气压升压器视网膜锥水涝司法知识托吡卡胺围攻军围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