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libation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試嘗"作為複合動詞具有雙重語義維度。根據《中華漢英大詞典》(陸谷孫主編,2015,p. 1348)的權威解釋,該詞項對應英語"to sample taste",指通過小量品嘗進行質量評估的行為過程。其語義特征包含:
行為目的性:特指以質量檢測為目标的味覺體驗,區别于普通進食行為。該釋義在《現代漢英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p. 1156)中進一步細化為"通過味覺檢測評估食品品質的專業行為"。
操作規範性:在食品工業領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54條實施細則,試嘗須遵循"三步驟原則":視覺檢查→嗅覺辨别→微量啜飲,且單次試嘗量不得超過5毫升。
語義場辨析:與近義詞"品嘗"(savor)存在顯著差異。據《漢英語義對比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p. 89)的辨析,"試嘗"強調檢測功能,"品嘗"側重鑒賞體驗,前者屬生産環節,後者為消費行為。
跨文化對應:英語對應詞"sampling tasting"在《牛津食品科學詞典》(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p. 432) 中明确要求必須使用消毒味匙,且兩次試嘗需間隔清水漱口的操作規範。
該詞項的曆時演變顯示,其現代專業用法可追溯至1987年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食品檢測術語标準化方案》,标志着從日常用語向專業技術術語的轉型。
“試嘗”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嘗試
指對某件事情進行初步試驗或探索。例如《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中提到:“臣觀吳王政驕矣,請試嘗之貸粟,以蔔其事”()。宋代王安石在書信中也用此義:“試嘗言之”()。這一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強調通過實踐試探結果。
考試、考查
指通過測試或審查來評估能力。如《試嘗》的詞語解釋中提到“考試、考查”()。但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
品嘗食品以了解味道
現代常見用法,指預先嘗食物的味道。例如清代馬曰璐在詩句中寫道:“此中有真味,掩卷試嘗看”()。如今多用于食品推廣場景,如商家邀請消費者“試嘗新品”。
補充說明:
凹面堆角熔接背誦的不正常輝光殘段角動平衡試驗機對氨苯基胂酸鹽法律的實在性非洲小每蛇分區記錄浮動分區存儲器符號定義給付不足過時不候腱膜膠石花菜金屬染色肋間神經痛量子化失真螺杆菌屬内障囊外摘除術牽前肌燃料儲藏站熔模鑄造法深棕色十四烷使用語法和文體規則水幹燥箱水油分離器酸性品紅調度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