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扫描隧道显微镜英文解释翻译、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canning tunnel microscope; STM

分词翻译:

扫描的英语翻译:

scan; scanning
【计】 fineness; scanning
【医】 scanning

隧道的英语翻译:

tube; tunnel
【医】 cuniculus; histosiphon; tunnel

显微镜的英语翻译:

microscope
【化】 microscope
【医】 microscope

专业解析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汉英定义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能在原子尺度上观测物质表面形貌及电子特性的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其英文全称为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核心功能是通过探针与样品间的隧穿电流成像,实现原子级分辨(atomic resolution)。


一、工作原理

  1. 量子隧穿效应(Quantum Tunneling)

    当金属探针尖端与导电样品表面的距离缩短至纳米级(通常<1 nm)时,电子会以概率形式穿越真空势垒,形成微弱的隧穿电流(tunneling current)。该电流强度随探针-样品间距呈指数变化,公式为:

    $$ I propto e^{-2kappa d} $$

    其中 (kappa) 为衰减常数,(d) 为间距。

  2. 扫描与反馈机制

    STM通过压电陶瓷控制器(piezoelectric scanner)精确移动探针,扫描样品表面。系统实时监测隧穿电流,并通过反馈回路调整探针高度,保持电流恒定。探针的垂直位移轨迹即对应表面形貌的三维图像。


二、核心术语(汉英对照)


三、应用领域

  1. 表面科学:观测半导体、金属表面的原子重构(如硅(111) 7×7重构)。
  2. 纳米操纵:通过电压脉冲操控单个原子/分子(如IBM用氙原子拼写商标)。
  3. 电子态分析:结合扫描隧道谱(STS)研究局域电子结构(如超导能隙、量子点)。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诺贝尔奖官网:Binnig与Rohrer因发明STM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理详见诺贝尔奖委员会对STM的官方阐述(来源:Nobel Prize Outreach AB)。
  2. 经典教材:
    •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d Spectroscopy: Theor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Springer, 1993)系统解析理论模型。
    • Introduction to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详解仪器设计与实验方法。

网络扩展解释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的纳米级显微技术,主要用于直接观察和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或分子结构。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基本原理

2.核心结构

3.特点与优势

4.应用领域

5.历史意义

STM由格尔德·宾宁和海因里希·罗雷尔于1981年发明,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它首次实现了人类对原子级别的实时观测,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技术细节或应用案例,、和中的完整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马诺嗪标的物的错误不能提前收回的公司债磁道组粗制滥造动力管道冠军赛归咎股利均衡准备国宴化学法制浆胫骨前肌腱鞘局部最优开办费摊销氯巴占纽约资金排泄旋塞潜动防止装置前哨痔乳突周的善行的双字整数支援程序熟睡特制填压法调用函数统计学的徒步的外耳氏快速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