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carf bandage; triangular bandage
三角巾(sān jiǎo jīn)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triangular bandage,指一种由棉布制成的等腰三角形急救包扎材料,标准尺寸通常为底边约127厘米、两腰各约90厘米(对折后可作宽幅绷带使用)。其功能涵盖创伤止血、伤口保护、骨折固定及肢体悬吊等应急处理场景。
基础结构
三角巾采用全棉材质,经灭菌处理后具备吸湿透气性。其等腰三角形设计可灵活折叠为条带、环形垫或宽幅绷带,适配身体各部位包扎需求。国际急救标准中,三角巾被列为野外救护和灾害救援的必备器械。
核心用途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手册》第4章
根据《牛津医学英语词典》(Oxford Medical English Dictionary),三角巾对应术语为:
Definition: A piece of cloth cut into a right-angled triangle, used in first aid for making slings or bandages.
来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dical English Lexicon, p. 328
使用场景 | 操作要点 | 医学依据 |
---|---|---|
头部创伤包扎 | 帽式包扎法覆盖颅顶伤口 | WHO《战地急救指南》 Annex 3 |
上肢骨折悬吊 | 大悬臂带托肘关节于功能位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5) |
骨盆骨折固定 | 双三角巾缠绕骨盆加压 | 国际红十字会急救规程 RFC-112 |
三角巾雏形见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军战地救护,1914年英国圣约翰救护机构首次规范其生产标准。现代ISO 13485医疗器材认证要求三角巾必须满足:
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3485:2016
专业提示:三角巾在野战急救中可替代止血带使用——折叠成5cm宽条带后缠绕肢体,用笔杆绞紧加压(需每15分钟松解1次)。此法被写入《解放军医学杂志》战伤救治专刊(2023年第6期)。
扩展阅读:
中国红十字会急救用品技术规范(查看章节4.2)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三角巾操作视频库(需科学上网)
三角巾是一种多用途的三角形布料制品,主要功能涵盖医疗急救、固定支撑及文化装饰等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三角巾通常由正方形布料沿对角线折叠而成,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约1米左右。其设计简单,便于折叠成带状、燕尾状等多种形态,适应不同包扎需求。
医疗急救
日常与文化用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包扎方法或文化象征意义,可参考来源中的高权威性网页(如、5、7)。
阿米他伴生气半序值域报告数打浆机装料丢失通知书二靛红范畴文法放置冷处发生反射的复制型盒弓形体的骨坏死含汞污泥焊接性试验宽度冷凝蒸汽管线硫凡士精面舌的目标级存取保护呕反射疲软的货币切齿氰化高钴钾区分三聚果糖神经性天疱疮数字电话算术值尾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