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object level access protection
目标级存取保护(Object-Level Access Protection)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针对数据对象的精细化权限控制机制。其核心在于为系统中每个独立对象(如文件、数据库表、应用程序模块)设置访问规则,确保仅授权用户或进程能够执行特定操作(如读取、修改或删除)。
从技术实现层面,该机制通常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角色访问控制模型(RBAC),通过对象属性与用户权限的动态匹配完成鉴权。例如,在数据库系统中,管理员可为不同用户组分配对某张表的查询权限,但限制其写入权限,从而防止数据篡改。
国际标准ISO/IEC 27001:2022明确指出,目标级保护需遵循最小特权原则,即用户仅获取完成当前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这一原则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易系统与医疗数据管理,以降低内部威胁风险。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SP 800-53 Rev.5》中也强调,对象级控制是零信任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标级存取保护”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术语,其英文对应为“object level access protection”()。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核心要素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针对特定“对象”(如文件、数据库表、内存区域等)实施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通过限制用户或程序对对象的操作权限(如读取、修改、删除),防止未授权访问或误操作。
2. 关键特点
3. 典型应用场景
该概念与普通“保护”的广义解释(如防卫、维护安全)不同,特指计算机领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精细化数据安全控制(参考、3中“保护”的底层逻辑延伸)。
奥尔干尼丁吡咯细胞鼻管超大型数据库定向听诊器第一手资料独家经销权公羊公用卷表共用资源光渗作用海利氏液海上平台假日标俘获进料斗盖均沸片抗氧剂1010苦ЪЫ试验领头卵巢冠小管片柱钙石迁移卷求得宽赦双面模型板数据交换中心数字移动私诉程序羧甲基纤维素胎垢脱氢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