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ncessionaire
让受人(ràng shòu rén)是汉语法律术语,指在权利转让关系中接受权利的一方,即“受让人”。其核心含义为:通过转让合同、赠与或继承等方式,从原权利人(让与人)处取得特定权利的主体。该术语常见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权利转移场景,强调权利的“被动接收”属性。
物权转让
在不动产或动产所有权转移中,让受人指依法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例如:房产买卖中的买方、赠与合同中的受赠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4条,动产物权自交付时转移;第209条,不动产物权经登记生效。
债权让与
当债权人(让与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方时,受让债权的一方即为让受人。此时,让受人可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民法典》第545条)。
知识产权转移
在专利、商标或著作权的转让中,让受人通过合同获得相关专有权利。例如:专利权转让合同中的受让方(《专利法》第10条)。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生效要件
权利转移需满足法定形式(如不动产登记、知识产权备案)或约定条件,否则让受人无法完整取得权利(《民法典》第502条)。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a25cc8.shtml
“让受人”这一表述可能存在用词混淆或误写。以下是相关信息的梳理和解释:
1. 正确术语应为“受让人” 在法律术语中,常见的是“受让人”,指权利的接收方。例如在财产转让中,A将权利转让给B,则A称为让与人,B称为受让人。这一概念适用于合同、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转移场景。
2. “让受人”的可能解释 若将“让受人”拆解分析:
3. 相关法律特征
建议:在正式法律文书中应使用“让与人”与“受让人”的规范表述,避免使用“让受人”这类非标准术语。如需具体案例解读,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伴遂的编丝冰河期前的波顿检差器玻璃半导体器件部分运算查出电离层误差防腐处理甘塞氏憩室高阔头的规整嵌段顾客进程红根鼠李加料吊车检测灵敏度精神上的行为能力绝对指数可化简多项式苛性氧化镁露脑畸胎排送能力偏离计算机前核气冷式凝结器取得孳息的契约任命的法官双缩脲天仙子外国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