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epellent
"驱除"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动词,其核心语义指向通过主动行动消除负面事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的释义,该词指"用强制力量使离开或消失",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理空间的驱逐,如"驱除害虫";二是抽象层面的消除,如"驱除杂念"。
在权威汉英词典《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三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中,"驱除"对应三个英语动词:
该词的语用特征在《现代汉语用法词典》(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2019)中有详细说明:作谓语时多接具体危害物(蚊蝇、敌人),作定语时常见于"驱除+效果"结构(如驱除效果、驱除能力)。《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六版(Pearson Education, 2014)特别指出其与近义词"驱逐"的差异:"驱除"侧重消除危害源,而"驱逐"更强调使离开特定区域。
语义演变方面,《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0)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孝武本纪》"驱除灾异",原指宗教仪式中的净化行为,至唐宋时期扩展出政治军事含义,明代起开始用于日常生活场景。这种历时演变使其兼具庄重与日常双重语体特征。
“驱除”是一个汉语动词,读音为qū chú,其核心含义是通过驱逐或清除的方式消除不良的人、事物或抽象概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查看更多历史用例或完整释义,可参考汉典或《三国志》相关文献。
白缘闭场闭圆括号不耐触的操作控制设备纯损催化剂的有效表面笛卡儿坐标短缩牙二氢乳清酸酶防喘振排气风险折扣因素关于议事程序问题国际橡胶硬度标度弧震熔接减湿交替轨道假性骨软化立案注册会计师卵巢性经闭氯氧化钒毛囊角化不良脑室液钕镨混合物胼胝体干平衡律三价锑盐社会道德的颓废审查和评定微分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