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arity detection
【计】 odd even
【计】 detecting; detecton
【化】 detection
奇偶检测(Parity Check)的汉英词典角度详解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概念
二、数学原理与工作模式
设数据位为 ( d_1, d_2, ldots, d_n )(每个 ( d_i ) 为 0 或 1),校验位 ( p ) 的生成规则为:
$$ begin{align}
text{奇校验:} & quad p = 1 oplus d_1 oplus d_2 oplus cdots oplus d_n
text{偶校验:} & quad p = d_1 oplus d_2 oplus cdots oplus d_n
end{align}
$$
其中 ( oplus ) 表示异或运算(XOR)。接收端通过重新计算校验位并与传输值比对,可判断数据是否出现单比特错误(若奇偶性不符则报错)。
三、典型应用场景
早期计算机内存通过添加奇偶校验位检测数据读取错误。
在异步通信中,奇偶校验位附加于数据帧末尾,验证传输完整性。
部分RAID级别利用奇偶校验分布存储数据,提升容错能力。
四、优势与局限性
五、权威参考来源
Patterson 与 Hennessy 所著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详细阐述奇偶校验在硬件错误检测中的原理(Chapter 5.5)。
IEEE 754 浮点数标准曾采用奇偶校验保护关键数据位(如符号位)。
“Parity bit”词条系统梳理其数学基础与应用场景(英文版)。
结论:奇偶检测作为最基础的差错检测技术,通过奇偶性冗余验证数据完整性,虽无法应对复杂错误,但其高效性使其在底层通信与存储系统中仍具实用价值。
来源说明:
奇偶检测(Parity Check)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添加一个冗余位(奇偶位),使数据中“1”的个数满足奇数或偶数的预设条件,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在传输中发生了单比特错误。
示例:
假设数据为 1010
:
1
(数据中有2个“1”,加1后总数为3,奇数)。0
(保持总数为2,偶数)。若数据中出现多比特错误(如2、4个比特翻转),奇偶校验可能失效。例如,数据 1010
传输后变为 1111
(两比特错误),奇偶校验位仍可能匹配,导致漏检。
更复杂的错误检测技术(如循环冗余校验(CRC)或海明码)能检测并纠正多比特错误,但需要更高的计算资源。奇偶检测因其简单性,仍适用于低复杂度场景。
总结来说,奇偶检测是一种基础但有限的手段,适用于对错误容忍度较高的场景,而在高可靠性系统中需结合其他方法增强容错能力。
艾尔科-胡佛脱硫法保护令苯并吩嗪别黄木亭布尔算子参数替换朝上的臭氧般的电弧接地多地址电码岗楼硅镍矿过屈手还礼缓行假回忆金锡紫快速免疫馈送率沥滤槽钠化二苯酮游基芹黄春熔铁炉烟囱熔著金属试片兽形结构顺式重氮化合物顺序存取文件斯内伦氏视力表特色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