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arity detection
【計】 odd even
【計】 detecting; detecton
【化】 detection
奇偶檢測(Parity Check)的漢英詞典角度詳解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二、數學原理與工作模式
設數據位為 ( d_1, d_2, ldots, d_n )(每個 ( d_i ) 為 0 或 1),校驗位 ( p ) 的生成規則為:
$$ begin{align}
text{奇校驗:} & quad p = 1 oplus d_1 oplus d_2 oplus cdots oplus d_n
text{偶校驗:} & quad p = d_1 oplus d_2 oplus cdots oplus d_n
end{align}
$$
其中 ( oplus ) 表示異或運算(XOR)。接收端通過重新計算校驗位并與傳輸值比對,可判斷數據是否出現單比特錯誤(若奇偶性不符則報錯)。
三、典型應用場景
早期計算機内存通過添加奇偶校驗位檢測數據讀取錯誤。
在異步通信中,奇偶校驗位附加于數據幀末尾,驗證傳輸完整性。
部分RAID級别利用奇偶校驗分布存儲數據,提升容錯能力。
四、優勢與局限性
五、權威參考來源
Patterson 與 Hennessy 所著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詳細闡述奇偶校驗在硬件錯誤檢測中的原理(Chapter 5.5)。
IEEE 754 浮點數标準曾采用奇偶校驗保護關鍵數據位(如符號位)。
“Parity bit”詞條系統梳理其數學基礎與應用場景(英文版)。
結論:奇偶檢測作為最基礎的差錯檢測技術,通過奇偶性冗餘驗證數據完整性,雖無法應對複雜錯誤,但其高效性使其在底層通信與存儲系統中仍具實用價值。
來源說明:
奇偶檢測(Parity Check)是一種簡單的錯誤檢測方法,主要用于數據傳輸或存儲過程中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添加一個冗餘位(奇偶位),使數據中“1”的個數滿足奇數或偶數的預設條件,從而判斷數據是否在傳輸中發生了單比特錯誤。
示例:
假設數據為 1010
:
1
(數據中有2個“1”,加1後總數為3,奇數)。0
(保持總數為2,偶數)。若數據中出現多比特錯誤(如2、4個比特翻轉),奇偶校驗可能失效。例如,數據 1010
傳輸後變為 1111
(兩比特錯誤),奇偶校驗位仍可能匹配,導緻漏檢。
更複雜的錯誤檢測技術(如循環冗餘校驗(CRC)或海明碼)能檢測并糾正多比特錯誤,但需要更高的計算資源。奇偶檢測因其簡單性,仍適用于低複雜度場景。
總結來說,奇偶檢測是一種基礎但有限的手段,適用于對錯誤容忍度較高的場景,而在高可靠性系統中需結合其他方法增強容錯能力。
扁豆肉湯不合格物品插圖雜志成牙質細胞間的大計地勤豆楔關節隊長紡錘絲反折固定荷重貨物的外表狀況檢查點記錄監視台機動進給經典熱力學肌皮神經技術工入麥克斯韋方程的四維形式日立晶體管自動計算機絨毛膜尿囊培養容許電流溶牙乳杆菌三嵌段共聚物生産技術實運算常數叔堿蘇阿明陶土尿微啞吹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