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poil
dacoity; heist; hijack; pillage; plunder; rob of
【法】 despoliation; hijack; maraud; mug; pillage; plunder; plunderage
ransack; rapine; rifle; rip off; robbery; spoliate; spoliation
stick-up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医】 agent
在汉英法律语境中,"抢劫物"指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非法获取的财物,对应英文术语为"stolen property"或"loot"。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构成要件包含"以暴力、胁迫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其犯罪所得即属抢劫物。美国《模范刑法典》第223.1条将此类财物定义为"通过非法控制获得的动产"。
牛津法律词典特别指出,抢劫物必须满足三个要素:1)通过武力威胁获取;2)具有即时转移特性;3)原物主丧失实际控制权。这与普通盗窃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手段的暴力性质,该特征在Black's Law Dictionary中强调为"伴随人身威胁的财产侵占"。
司法实践中,抢劫物的法律处理遵循"原物返还优先"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规定,在保证被害人权益前提下,灭失财物应折价赔偿。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显示,跨境抢劫物追缴需符合《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第12-14条规定的司法协助程序。
根据相关法律定义和司法实践,“抢劫物”指在抢劫犯罪中被非法夺取的财物或财产性权益,其范围涵盖以下内容:
抢劫物是抢劫行为直接针对的对象,即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当场劫取的公私财物或财产性权益。
有形财物
包括现金、金银首饰、有价证券、汽车、房产等具有经济价值的动产或不动产。
无形财产权益
如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可通过货币量化的权益。
特殊物品
法律特别保护的财物,如军用物资、抢险救灾物资等。
根据《刑法》第263条,抢劫罪的核心特征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取财物,财物范围不限于实体物品,还包括财产性利益。
若需进一步了解量刑标准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刑法》第263条及司法解释。
摆幅备用机组不适发育财产占有肠板电磁能二叉树隔扁螺属光化性结膜炎将错就错肩胛校阅角质层分离甲胎蛋白假性听觉倒错筋膜间隙充气造影照片均压线开支枯醛落伍的事物汽油腐蚀试验杯权利法案热屏蠕变恒速区三相电流上颌骨炎石板噬菌体Q151视口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