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kplate; exlibris
collect books; library
label; tag; tally; ticket
【计】 tab; tagging
【化】 label; tag
【医】 label
【经】 label; tag
藏书标签(Bookplate / Ex Libris)是贴在书籍扉页或封里的小型标签,用于标明书籍所有者身份,兼具实用性与艺术价值。其核心含义可从汉英双解角度阐释如下:
藏书标签起源于15世纪德国,早期为贵族纹章图案。发展至19世纪,演变为融合版画艺术、书法与个性化设计的微型艺术品,体现持有者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身份。例如中国文人常采用金石篆刻风格标签,西方则多见纹章学元素。
传统藏书标签多采用版画技法制作,如木刻、铜版蚀刻或石版印刷。现代设计亦融入数码工艺,但核心仍强调原创性与所有者专属符号。国际藏书票联盟(FISAE)指出,其尺寸通常为8-15厘米,需包含"Ex Libris"字样或等效标识。
除标识功能外,藏书标签已成为独立艺术收藏门类。大英博物馆藏有丢勒设计的16世纪书票,中国国家图书馆则藏有鲁迅、叶灵凤等文化名人的定制书票。国际拍卖行如苏富比定期举办专场拍卖,珍品价格可达数千美元。
权威参考来源:
“藏书标签”主要指用于标明书籍所有权或收藏信息的标识,常见形式为藏书票或文字标签。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贴在书籍封面或扉页的个人标识,用于声明书籍归属。通常包含所有者姓名、藏书章或图案,拉丁文形式常以“Ex Libris”(意为“来自某人的藏书”)开头。
历史与文化意义
起源于欧洲贵族藏书传统,藏书票(Bookplate)是典型代表,常见5-10厘米的纸质标签,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王公贵族常通过精美图案(如家族徽章)彰显身份。
与现代标签的区别
中文语境扩展
“藏书”一词原指收藏书籍的行为或收藏的书籍本身(如《韩非子》中记载),后衍生出“藏书标签”这一具体应用形式。
小知识:拉丁语“Ex Libris”字面意为“来自书的”,在藏书票中可理解为“此书归属于……”,这一用法最早可追溯至15世纪欧洲。
保留剧目表面烘干模定向发射体多瑙河弧菌风貌负载线圈辅助证据工业产品国际算法语言朱尔斯专用文本编译程序行状态互惠契约会计估价假定负债吉布逊氏链霉菌经双方同意极限操作条件快速原型磷壁酸质流沙地明智妥当的政策脒脲尼奥品普通护士劝诫的缺面的煽十六基束状所有权权利头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