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formation at source
earning; gain; income
【经】 proceeds
a specified number; brow; forehead; quantum
【医】 brow; forehead; frons; fronto-; metopium; metopo-
arrive; come; come round; ever since; next
【电】 source data
所得额来源资料指用于证明或说明个人或企业应税所得产生途径、性质及金额的原始凭证或证明材料。在税务语境中,该术语强调对收入合法性和计税依据的追溯依据,是税务申报、稽查和跨境税收协定的关键支撑文件。
所得额(Taxable Income)
指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总额扣除免税项目、减除费用后的余额,是计算所得税的基数。例如工资薪金、经营利润、股息利息等均属所得范畴。
来源(Source)
指所得产生的经济活动发生地或权益归属地。税收管辖权通常依据所得来源地原则(Source Principle)划分,如劳务报酬按劳务提供地、股息按分配企业所在地判定来源。
资料(Supporting Documents)
包括但不限于: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
参考:OECD《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
中文术语 | 英文对应表述 | 适用语境 |
---|---|---|
所得额来源资料 | Source Documents of Income | 税务申报、稽查举证 |
所得来源地 | Source of Income | 跨境税收协定适用 |
来源国征税权 | Source Country's Taxing Right | 国际税法管辖权划分 |
权威依据: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要求纳税人需留存与收入相关的合同、凭证等资料备查;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第七条强调营业利润应在来源国征税需以"常设机构"为依据,相关账簿即为关键来源资料。
所得额(即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各类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总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及允许减除的支出后的净收益,是计算所得税的基础。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基本概念
所得额是税法中用于计税的净收益,需从总收入中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成本、费用及以前年度亏损等。
计算公式(以企业所得税为例):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收入总额} - text{不征税收入} - text{免税收入} - text{各项扣除} - text{以前年度亏损}
$$
或通过间接法调整会计利润: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会计利润总额} pm text{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 。
与收入的区别
总收入指未扣除任何支出的全部收入,而所得额是扣除后的净收益,如企业需从货款中减去成本和运营费用后的盈利。
工资薪金所得
通过任职、受雇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获得的收入,来源地通常以实际工作地点或任职单位所在地为准。
经营所得
包括生产、销售、投资等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来源地以经营活动实现地确定。
财产相关所得
知识产权与资本利得
如特许权使用费(以使用地为准)、股票/债券投资收益等。
偶然所得
包括中奖、赠与等非经常性收入。
如需更完整的法规依据或具体案例,可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企业所得税相关条款。
阿马多里重排反应采集植物查尔斯传动胆甾二烯酮动物进化短工耳语试验服务台工业保险古热罗氏综合征回转引示降低的间接汇兑率揭幕金果榄髁间前窝连续的油循环粒状纯碱洛仑兹-洛仑兹方程埋葬的内量子数哌拉平破镜重圆起誓告发声带结节渗透熔接水仙胺停育完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