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数字编码声音英文解释翻译、数字编码声音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digit-coded voice

分词翻译:

数字编码的英语翻译:

【计】 digital coding; figure code; numeric coding; numerical coding

声音的英语翻译:

sound; vocality; voice
【计】 sound
【化】 sound
【经】 voice

专业解析

数字编码声音(Digital Audio Encoding),在汉英词典中常译为“Digital Audio Encoding”或“Digitally Encoded Sound”,指的是将连续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方法或结果。这一技术是现代音频处理、存储和传输的核心基础。

核心概念解析:

  1.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本质:

    • 声音本质上是空气中传播的连续压力波(模拟信号)。数字编码的核心在于采样(Sampling) 和量化(Quantization) 。
    • 采样: 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采样率,如44.1 kHz)测量模拟声音信号的瞬时幅度值。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率必须至少是声音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无失真地还原原始信号。
    • 量化: 将每个采样点测得的连续幅度值,近似为最接近的离散数值。这个数值的精度由位深度(Bit Depth) 决定(如16位、24位)。位深度越高,可表示的幅度等级越多,动态范围和信噪比越好。
    • 结果: 经过采样和量化,连续的声波被表示为一连串离散的数字(通常是二进制数),即数字编码的声音数据。
  2. 编码格式与压缩:

    • 原始的采样量化数据(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数据量庞大。音频编码(或音频压缩) 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更高效地表示或传输这些数据。
    • 编码格式(如MP3, AAC, FLAC, WAV)定义了如何组织、压缩(有损或无损)和存储这些数字化的声音样本及其相关信息(如采样率、通道数)。
    • 意义: 编码格式决定了数字音频文件的大小、音质保真度以及兼容性。
  3. 目的与应用:

    • 存储: 数字编码使得声音可以存储在CD、DVD、硬盘、闪存及各种数字媒体文件中(.mp3, .wav, .aiff等)。
    • 传输: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通过互联网(流媒体、网络电话)、数字广播(DAB, DAB+)、移动通信网络等进行高效、可靠的传输。
    • 处理: 数字化后的声音便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辑、混音、效果处理、分析和合成等操作,这是模拟技术难以企及的。
  4. 关键参数:

    • 采样率(Sample Rate): 每秒采集声音样本的次数(Hz)。常见的有44.1 kHz(CD音质)、48 kHz(视频音质)、96 kHz(高清音频)等。更高的采样率能捕获更高频率的声音。
    • 位深度(Bit Depth): 表示每个样本幅度的精度(比特数)。常见的有16位(CD音质)、24位(专业音频)、32位(浮点)。更高的位深度提供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低的量化噪声。
    • 声道数(Channels): 单声道(Mono)、立体声(Stereo)、环绕声(如5.1, 7.1)等,表示音频的空间信息。

“数字编码声音”是指利用采样和量化技术,将连续的模拟声音波形转换为由离散数字序列表示的过程及其结果。它依赖于采样率、位深度和编码格式等关键参数,旨在实现声音的高效存储、可靠传输和灵活处理,是现代音频技术的基石。

参考资料来源: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 Standards on Audio Coding (e.g., G.711, G.722) - 提供标准化编码方法的权威定义
  2. Nyquist, H. (1928). "Certain topics in telegraph transmission theory."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原始文献
  3. Smith, J.O. (2007). Digital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 深入解释采样、量化、位深度等核心概念
  4. Wikipedia contributors. "Audio coding format."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概述常见音频编码格式及其原理

网络扩展解释

数字编码声音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使其便于存储、传输和处理。以下是关键概念的分步解释:

一、核心定义

数字编码声音的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连续的声波(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二进制数据(数字信号)。这一过程涉及三个核心步骤:

  1. 采样:以固定时间间隔记录声波的振幅值。根据奈奎斯特定理,采样率需≥2倍声音最高频率(如人耳上限20kHz需≥40kHz采样率),CD常用44.1kHz。
  2. 量化:将采样点的振幅值映射为有限精度的数字值。例如16bit量化将振幅分为2¹⁶=65536个等级,动态范围约96dB。
  3. 编码:将量化后的数值转换为二进制码流,如PCM(脉冲编码调制)直接存储原始数据,而MP3等格式会进行压缩。

二、关键参数对比

参数 作用 典型值示例
采样率 决定可还原的最高频率 44.1kHz(CD标准)
量化位深 影响动态范围和信噪比 16bit(CD音质)
编码格式 决定数据压缩率与音质损耗 PCM(无损)、MP3(有损)

三、技术特点

四、数学表达

根据采样定理,信号重构条件为: $$ fs geq 2f{max} $$ 其中$fs$为采样率,$f{max}$为信号最高频率分量。量化误差可通过信噪比公式估算: $$ SNR approx 6.02N + 1.76 , text{dB} $$ ($N$为量化位数)。

注:更详细的编码原理可参考(音频编码)和(PCM过程说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凹版印刷不必要的不合规格材不凝烃类惨剧潺潺蟾蜍特尼定串联共振出生报告书单位毛利差异地瓜泛点非成形性淋巴加料槽浆膜炎基体油膏就地取材扩散真空泵理赔部门锚具煤末抢劫集团髂胸联胎七弦琴社会福利事业保险声电势拴子性梗塞瞬间描述顺心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