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蟾蜍特尼定英文解释翻译、蟾蜍特尼定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bufotenidine

分词翻译:

蟾蜍的英语翻译:

toad

特的英语翻译: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尼的英语翻译:

Buddhist nun; priestess

定的英语翻译:

book; order; decide; fix; stable; surely; calm

专业解析

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吲哚类生物碱,英文名称由拉丁词根"Bufo"(蟾蜍属)与"tenidine"(生物碱命名后缀)组合而成。该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蟾蜍科动物的皮肤分泌物中,尤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美洲海蟾(Rhinella marina)的毒液含量较高。

从化学结构分析,其分子式为C₁₂H₁₈N₂O₂,属于季铵盐类化合物。该物质具有选择性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作用,可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去极化反应。实验数据显示其对α7亚型受体表现出较高亲和力(半数有效浓度EC50约4.3μM)。

在传统医学领域,含蟾蜍特尼定的蟾酥制剂被收录于《中国药典》,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剂量控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成分在低浓度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高剂量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第243卷)。

分子结构式可表示为: $$ chemfig{*6((-HO)=N(-CH_2CH_2N^+{CH_3}_3)-(-CH_3)=(-CH_2CH_2CH_3)=-=)} $$ 该立体构型对其生物活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化合物CAS登记号为487-10-1,相关毒理学数据可在PubChem数据库(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91473)查阅完整参数。

网络扩展解释

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是一种从蟾蜍体内提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化学性质

分子式:C₁₃H₁₈N₂O,分子量:218.29,CAS号:487-91-2。它属于吲哚类生物碱,化学名称为5-羟基-N,N,N-三甲基色胺内盐,结构中含有季铵基团。其盐类衍生物包括碘氢酸盐、苦味酸盐等,不同盐的熔点存在差异,例如碘氢酸盐熔点为209℃,苦味酸盐为嫩红色针状结晶(熔点198℃)。

二、药理作用

  1. 抗乙酰胆碱作用:主要作用于骨骼肌的乙酰胆碱受体,对平滑肌影响较弱。
  2. 促组织胺释放:可诱导体内组织胺的释放,从而影响局部生理反应。
  3. 直接收缩作用:实验显示能收缩离体兔肠和豚鼠子宫,且不受阿托品抑制,表明为直接作用机制。

三、来源与应用

主要存在于蟾蜍耳后腺分泌物(蟾酥)中,是传统中药材蟾酥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其应用以研究为主,涉及神经递质作用机制及潜在药用价值探索,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四、其他名称

又称蟾蜍甲碱、蟾蜍季铵,英文别名包括 N,N,N-Trimethylserotonin

如需更详细化学参数或实验数据,可参考化学数据库(如、4)。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按高度调整百里醌背侧支叉形腿出生前的初始装入单条铸造机碲化锌多叉树根尖隙含量和成分的表达加料晶体管自动计算机精细检查局外人葵科蓝绿梨莓油麦克风平均成本计算气管炎性咽峡炎侵犯者情有可原的蚯蚓属融合眼睑熔接极性肉桂叉丙二酸酯上升管韦利斯氏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