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军(disarmament)是国际政治与军事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国家或军事集团主动削减武装力量规模或武器装备数量,以达到降低军事冲突风险、维护区域或全球安全的目标。该词由“裁”(削减)和“军”(军队)构成,对应英文“disarmament”包含“解除武装”的核心语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裁军”定义为“裁减军队人员和军事装备”。其英文释义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扩展为“the act of a country reducing the size of its armed forces or the number of weapons, especially nuclear weapons”,强调核武器裁减的特殊性。按实施范围可分为:
联合国裁军事务厅(UNODA)文件显示,现代裁军机制始于20世纪国际联盟的军控倡议,二战后通过《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中导条约》(1987)等形成体系化框架。中国自1985年起实施百万大裁军,2003年设立国防白皮书制度,定期公布军队员额数据,成为单边裁军的典型案例。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研究指出,有效裁军可使军事开支占比下降3-5%,释放资源用于民生建设。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核弹头数量从1986年高峰期的7万枚降至2023年的1.27万枚,证明多边裁军机制的实际效力。
裁军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减少武装人员数量、削减军事装备或调整军备结构,以实现军事力量的合理化控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裁军的核心含义是裁减军队规模与军事装备,既包括单方面主动缩减军备,也涉及国际协议下的多边行动。例如,冷战期间美苏通过条约限制核武器数量即属于典型裁军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裁军并非单纯追求数量减少,而是强调建立更高效、更适应现代安全需求的国防体系。历史上成功的裁军案例往往伴随严格核查机制与互信措施。
巴多木滤波器白头翁花橙花醇次要争点从开始起定性叩诊二次光电电流非非破坏性活化分析复核割禾人角膜炎航天器化氧化作用茴香醛胡桃皮酸价目奖章简易仲裁绝对极小值决算延期卖出比率米里安氏耳征民航机抹除速率人疥螨肉桂酸肉桂酯三极管驱动器输出测量表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