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核"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通过二次审查或重新检验来确认准确性或合法性。该术语在不同领域具有具体应用场景:
1. 法律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指出,"复核"特指上级法院对死刑案件的特殊审查程序(judicial review),如死刑复核需经最高人民法院合议庭书面审理。
2. 质量控制 ISO 9001:2015质量体系要求中,"复核"指对检测数据的再次验证(re-verification),例如实验室须对异常检测结果启动三级复核机制。
3. 行政管理 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复核(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是公民对行政处罚提出异议的法定救济途径,行政机关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证据复查。
4. 学术研究 《牛津汉英大词典》(第3版)第893页将该词条标注为学术场景中的交叉验证(cross-check),常见于实验数据核对的学术规范要求。
“复核”是一个多领域术语,核心含义为再次审查核对,以确保准确性或合规性。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场景理解:
指对已完成的事务、数据或结论进行二次校验,以确认无误或纠正偏差。这种流程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或涉及重大决策的环节。
司法领域
特指死刑案件的审核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判决进行再次审查,确保量刑准确性。这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关键制度。
金融领域
银行业务中要求录入与复核人员分离,例如对公业务中需两名柜员分别完成交易录入和校验,防止操作失误。
行政管理
在信访制度中,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复查意见进行再审查,形成最终处理结论。
其他领域
通常包含三个要素:独立性(操作与复核人员分离)、系统性(按既定标准审查)、终局性(复核结论往往为最终决定)。例如司法复核需在30日内完成,信访复核意见为终结性结论。
提示:不同领域的复核程序存在差异,具体操作需参照对应法规或行业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