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bi-implication letter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医】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contain; implication
poetry writing; speech; vocable; word
【医】 iogo-
在汉英词典框架下,"双蕴涵词"(Double Implication)指表达双向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其核心语义为"当且仅当",表示前后命题的真值完全等价。以下是专业解析:
汉英对照释义
汉语"双蕴涵词"对应英语逻辑术语"biconditional" 或"material equivalence",符号表示为 ( P leftrightarrow Q )(即P真当且仅当Q真)。例如: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当且仅当它是等角的。"
("A triangle is equilateralif and only if it is equiangular.")
真值表特征
双蕴涵为真仅当P与Q真值相同(同真或同假),区别于单向蕴涵(→)。其真值表如下:
P | Q | P↔Q |
---|---|---|
T | T | T |
T | F | F |
F | T | F |
F | F | T |
(来源:逻辑学基础教材《符号逻辑导论》
汉语典型表达式
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蕴涵"为"包含某种逻辑关系",而"双"强调双向性。牛津英语词典将"biconditional"解释为:
"A logical connective joining two propositions that is true when both are true or both are false."
(参见: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biconditional"词条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双蕴涵词用于定义充分必要条件,如算法中的条件判断(例:if (x == 0) ↔ (y == 1)
)。
(参考:IEEE《计算逻辑标准》
哲学与语言学
分析语义等价性,例如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同构的论述:
"命题的意义在于其真值条件,双蕴涵即真值条件的重合。"
(《逻辑哲学论》§4.024
来源说明:
“双蕴涵词”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术语,通常指代“双条件命题”(即“当且仅当”关系),符号表示为 ( P leftrightarrow Q ),读作“P当且仅当Q”。其核心含义是表示两个命题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即两者同真或同假。以下是详细解释:
双蕴涵词是逻辑连接词的一种,表示两个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符号写作: $$ P leftrightarrow Q $$ 其真值表如下: | P | Q | P↔Q | |---|---|-----| | T | T |T| | T | F |F| | F | T |F| | F | F |T|
即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 P leftrightarrow Q )为真。
双蕴涵词可以拆解为两个单蕴涵词的合取: $$ P leftrightarrow Q quad equiv quad (P to Q) land (Q to P) $$ 这说明“P当且仅当Q”等价于“如果P则Q,且如果Q则P”。
若您遇到的具体语境中“双蕴涵词”有特殊定义,建议补充上下文以便更精准的解释。
保护系统设计贝滕多夫氏试验缠络器穿越马路者单核酸碟形顶盖锻工偏瘫飞行家干性脓肿汞液滴定法鼓吹绘图仪器会阴浅横肌接缝静止滤线栅聚集流动沮丧可曲轴明证脑囊肿内分泌衰弱的尿道上裂钳胎术青黛属去荧光湿电解电容器十二指肠镜检查石油产品的混浊手老虎钳碎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