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匦牍的意思、匦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匦牍的解釋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牘,通“ 櫝 ”。

(2).置于匣中的文書。 明 李東陽 《奉诏育材賦》:“挽英雄於彀弽,録匭牘於丹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匦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盛放物品的匣子

    • “匦”指匣子(如票匦、匦函),而“牍”在此通假“椟”,即木盒。例如《奉诏育材賦》中“録匦牍於丹墀”即指收納匣中文書。
  2. 匣中存放的文書

    • 引申為官方或重要的文件、奏章,如明代李東陽的文獻記載。

二、曆史背景

“匦”在唐代武則天時期被賦予特殊功能,作為銅制意見箱(匦函),用于收集民間谏言、自薦或申冤材料。因此,“匦牍”也可能特指此類政治文書。

三、使用場景


該詞兼具“容器”與“内容物”雙重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匦牍的意思

匦牍(guǐ d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匣子裡的扁平物件”。廣義上指的是被收藏或保存在匣子裡的文件或文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匦(guǐ):從匚(fāng)旁,共4畫。

牍(dú):從牛(niú)旁,共7畫。

來源

匦的本義是指一種盛放文書的容器,後來逐漸專指匣子的蓋子。牍最早是指用來寫字的闆子。匦牍結合在一起表示文書盒子。引申為文書、文件的意思。

繁體

匦牍的繁體字為匱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牍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犬"旁多寫成"夂",表示右行走,表示文書成批通過。"蔔"旁多寫成"幾",表示文書中的符號。"㔾"旁多寫成"亻",表示人物,表示文書與人有關。匦字的字形比較穩定,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把匦牍放進了保險櫃裡。

2. 這些古代匦牍記錄了寶貴的曆史資料。

組詞

1. 匦牍皆空(形容文章空洞無物)。

2. 匦藏妙計(比喻隱藏着精妙的計策)。

3. 簡練有力的匦牍。

近義詞

文件、文書、檔案

反義詞

空白、空缺、空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