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格的意思、文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格的解釋

文章的風格、格調。 唐 于頔 《郡齋卧疾贈晝上人》詩:“夙陪翰墨徒,深論窮文格。” 宋 陸遊 《入蜀記》卷四:“至 韓吏部 、 柳柳州 大變文格,學者翕然慕從。” 清 鈕琇 《觚賸·曹全碑》:“ 漢 《曹全碑》……無書撰人姓名,俗謂 蔡中郎 者,以其文格似 漢 ,又為八分體也。” 章炳麟 《文學說例》:“ 遷 固 雅材,有其病矣。厚味臘毒,物極必反,遂於文格最為傭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格是漢語語法學中的重要概念,指通過詞形變化(如名詞、代詞的屈折變化)來标示該詞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或語義角色。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方面:

  1. 形态标記層面

    指語言中通過詞尾變化、内部屈折等形式标記語法關系的系統。例如俄語名詞的六格變化(主格、屬格、與格等),拉丁語名詞的五格體系,均通過詞形差異區分主語、賓語等成分。這種形态标記是屈折語的典型特征。

  2. 語法功能層面

    指詞語在句法結構中承擔的抽象語法角色。常見類型包括:

    • 主格(Nominative):動作發出者(如“他讀書”中的“他”)
    • 賓格(Accusative):動作承受者(如“讀書”中的“書”)
    • 屬格(Genitive):表示所屬關系(如“書的封面”)
    • 與格(Dative):動作間接對象(如“給他書”中的“他”)

      不同語言通過語序、虛詞或形态變化實現這些功能。

漢語中的特殊性

現代漢語缺乏嚴格形态變化,主要通過語序和虛詞(如“把”“被”)表達類似功能:

術語價值

“文格”概念對語言類型學研究(如區分屈折語、孤立語)、計算語言學(格語法框架)及二語教學(如俄語格系統習得)具有基礎理論意義,揭示了語言形式與功能的對應機制。


參考資料

  1. 沈家煊. 《語法六講》. 商務印書館.
  2. 朱德熙. 《語法講義》. 商務印書館.
  3. 呂叔湘.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商務印書館.
  4. Greenberg, J. H. Language Universals. Mouton de Gruyter.

網絡擴展解釋

“文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文章的風格與格調,常見于文學評論或學術讨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文格”由“文”(指文章、文學)和“格”(指格調、風格)組成,指文學作品在形式、語言、意境等方面表現出的獨特風格或審美特質。例如唐代詩人于頔在《郡齋卧疾贈晝上人》中寫道“深論窮文格”,即探讨文章風格的深奧之處。

二、曆史演變

  1. 唐代:用于評價詩文風格,如韓愈、柳宗元推動古文運動時“大變文格”,引發學者追隨。
  2. 宋代至清代:陸遊、章炳麟等文人延續此用法,強調文章格調與時代、作者修養的關聯。
  3. 清代:另有一曆史人物文格(字式岩),為道光年間進士,工于花鳥畫,但此為人名,與文學術語無關。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學術或文學領域,如:

四、相關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文格”也可引申為對作者創作個性的概括,強調作品與作者思想、審美的統一性。

别人正在浏覽...

谙分白烏倍數閍主湢測殘冬村仆寸食大成至聖先師低遲地震儀諷脅高躔高速鐵路告言構繕鬼闆眼鬼星石室呵禁喝六呼幺橫坂橫剖面何至于此紅雨花晨黃緜悔過穢羶澆溉擊缶籍譽卷葉蛾居軸處中客單廊廟留住籬垣栾茶魯語屢戰屢敗賣苦力内儀門蹑蹺擔簦稫稄灊皖妻夫棄甲丢盔慶暖齊聲乳餅上兵讪谲纔可帥使數目字松雪道人酸冷迕意現銀子謑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