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 狗馬病 ”。
(2).對他人疾病的蔑稱。《新唐書·李德裕傳》:“﹝ 劉從諫 ﹞陰連 訓 注 ,外託效忠,請除君側。及有狗馬疾,謝醫拒使,便以兵屬 稹 。”
“狗馬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新唐書》等原始文獻,或查閱權威漢語詞典。
《狗馬疾》是指被狗和馬追趕的狀态,形容逃命非常緊急的情況。它常用于形容困境臨近、危險叢生或時間緊迫等情況。
《狗馬疾》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犬馬疒”,其中“犬”是狗的意思,馬是馬的意思,疒是病的意思。詞中共有19個筆畫。
《狗馬疾》最早出現在《郎潛夜行船日記》一書中,作者楊萬裡。它的繁體寫法是「狗馬疾」。
在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化,因此《狗馬疾》在古時候也有不同的寫法,例如:“犬馬追”、“狗馬奔”、“犬眛疾”等等。
1. 當我看到那些狗馬疾地追逐着的獵物時,我切身體會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殘酷。
2. 在匆匆忙忙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感到時間猶如狗馬疾般飛逝。
狗急跳牆、狗拿耗子,馬到成功、馬上、馬虎,疾病、疾風等。
急如星火、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從容不迫、悠閑自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