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戶的意思、浮戶的詳細解釋
浮戶的解釋
流動而無定籍的戶口。《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三年》:“竊見鄉村浮戶,非不勤稼穡,非不樂安居。” 胡三省 注:“浮戶,謂未有土著定籍者;言其蓬轉萍流,不常厥居,若浮泛於水上然。”《明史·徐貞明傳》:“天下浮戶依富家為佃客者何限,募之為農而簡之為兵。”
詞語分解
- 浮的解釋 浮 ú 漂在水面上,與“沉”相對:浮橋。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兒。浮土。浮雕。 空虛,不切實:浮誇。浮華。 不沉靜,不沉着:輕浮。浮躁。 暫時的:浮記。浮支。 可
- 戶的解釋 戶 ù 一扇門,門:門戶。窗戶。戶樞不蠹。夜不閉戶。 人家:戶口。戶主。門戶之見(亦指派别上的成見)。 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系的團體或個人:戶頭。開戶。 門第:門當戶頭。 姓。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浮戶”是中國古代戶籍制度中的特定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流動且無固定戶籍的戶口群體,其特點是居無定所、未納入官方正式戶籍管理體系。如《資治通鑒》注解說:“浮戶,謂未有土著定籍者;言其蓬轉萍流,不常厥居”。
二、曆史背景
- 形成原因:主要因戰亂、賦稅或土地兼并導緻農民脫離原籍,成為依附豪強的流動人口。
- 朝代記載:
- 後晉時期:胡三省注解《資治通鑒》明确其「流動無籍」特性
- 明代:《明史》記載這類群體常依附富戶成為佃客
三、主要特點
- 流動性:如浮萍般遷徙不定
- 無賦稅義務:因未入籍而脫離國家賦役系統
- 社會依附性:常依附地主或豪強謀生
四、相關拓展
該詞中“浮”字取「漂泊」之意,與“浮客”“浮浪人”等詞同屬古代流動人口稱謂體系。這類群體的存在,反映了古代土地制度與戶籍管理之間的矛盾。
注:如需具體朝代案例或更詳盡的史料原文,可查閱《資治通鑒·後晉紀》《明史·徐貞明傳》等典籍(綜合、3、4)。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浮戶,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居住在江、河等水上的人家或居住在船上的人家。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部+⺌部,共有13個筆畫。
浮戶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水上居民生活方式。由于各地水域衆多,人們為了方便居住、打漁等生活需求,開始在水上建造房屋或居住在船上,形成了“浮戶”的生活形态。
浮戶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都是“浮戶”。
在古代,漢字“浮戶”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有“浮戸”、“浮戶”等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浮戶的例句:
1. 這裡的浮戶生活簡單而自足。
2. 河上的浮戶們過着與陸地不同的生活。
與浮戶相關的組詞有:水上居民、船民、水上生活等。
與浮戶的近義詞有:船民、水上居民。
與浮戶的反義詞有:陸地居民、陸民。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