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怎麼;為什麼。《詩·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孟子·梁惠王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禮記·檀弓上》:“ 子柳 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
(2).怎麼樣;怎麼辦。《詩·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唐 柳宗元 《師友箴》:“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
“如之何”是古漢語中的常用表達,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疑問或反問
表示“怎麼”“為什麼”,用于詢問原因或表達質疑。例如《詩經·王風·君子于役》中“如之何勿思!”(怎麼能不思念!)。
詢問方法或結果
表示“怎麼樣”“怎麼辦”,用于探讨應對方式。如《論語·衛靈公》提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不主動思考解決辦法的人,我也無法幫他)。
“如之何”可看作“如何”的擴展形式,通過加入“之”強調具體對象,使疑問更明确。例如“析薪如之何?”(劈柴應該怎麼做?)。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句式演變,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網的詳細釋義。
“如之何”一詞常用于表達迷惑、無奈或疑問之意,意味着“怎麼辦”、“如何是好”等。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女”和“匚”,其中“女”表示意義關聯“人”,而“匚”則是一個容器,表示包裹、裝載的意思。
按照筆畫的拆解,“如之何”總共由10畫構成,其中“如”字由6畫組成, “之”字由3畫組成,而“何”字由7畫構成。
這個詞的源自非常古老,可追溯到上古時期。在漢字的繁體中,拆分為“如之何”仍然保留着同樣的含義和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是“如之何”的寫法仍然與現代寫法相似。在古代文獻和字典中,很多字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如之何”的例句:
1. 我已經盡力了,如之何是好呢?
2. 經過一番思考,我還是不明白如之何解決這個問題。
3.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想辦法如之何解決。
部分由“如之何”組成的詞語:
1. 如何 - 表示問題、事情應該以何種方式完成。
2. 如實 - 表示如實地、真實地。
3. 如常 - 表示如同往常般,沒有發生改變。
近義詞:
1. 怎麼辦 - 這是對“如之何”非常常見的近義詞,意思相似,用法相同。
2. 該怎麼辦 - 這也是一個常用的表達方式,同樣表示詢問應該如何去做。
反義詞:
由于“如之何”表示困惑或疑問,所以沒有一個直接的反義詞與之對應。
總體而言,“如之何”是一個用來表示迷惑、疑問和無奈之感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女”和“匚”,總共有10劃。雖然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有所差異,但“如之何”的結構和意義基本保持不變。組詞中常見的有“如何”、“如實”、“如常”等詞語。近義詞有“怎麼辦”、“該怎麼辦”等,而它的反義詞則沒有一個直接的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