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1691)明末清初篆刻家、畫家。字穆倩,號垢區、青溪,歙縣(今屬安徽)人。明諸生。1679年被舉博學鴻詞,不就。篆刻善用沖刀,凝重淳厚,為“徽派”主要代表。作畫喜用枯筆幹皴。工詩。著有《會心吟》。
程邃(1605-1691),明末清初著名篆刻家、畫家,字穆倩,號垢區、青溪,歙縣(今屬安徽)人,生于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以下是其生平及成就的詳細解釋:
身份與氣節
程邃為明代諸生,入清後拒不出仕。1679年清廷舉薦“博學鴻詞”時,他堅持不赴,體現了文人的氣節。
篆刻成就
作為“徽派”篆刻的主要代表,他善用沖刀技法,風格以凝重淳厚著稱,打破了當時柔媚習氣,對後世篆刻藝術影響深遠。
繪畫與詩文
其繪畫喜用枯筆幹皴,畫面蒼茫簡遠;詩文造詣亦高,著有《會心吟》,作品多表現遺民情懷。
生卒年争議
部分資料記載其生卒年為1607-1692年(如),但多數權威文獻采用1605-1691年之說,需結合史料進一步考證。
注:若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作品分析,建議查閱《中國美術史》《徽派篆刻研究》等專著。
程邃由兩個部首組成:「⾫」和「⾮」。拆解開來,它的筆畫數為18畫。
程邃最早出現在《南史·典論傳》一書中,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出衆,見解獨到。
程邃的繁體字為「程邃」,保持了原字的形态和意義。
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關于程邃的古代寫法沒有具體的記錄,但可以推斷在古代寫法中,它的形态與現代相似,隻是一些筆畫細節可能有所不同。
1. 他的見解真是程邃啊,讓人刮目相看。
2. 隻有程邃的人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程邃沒有相關的組詞。
深遠、高深、洞察力強。
膚淺、狹隘、淺薄。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