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珰的意思、明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珰的解釋

[contacted ornament with beads (pearls)] 用珠玉串成的妝飾品

明珰滿身。——唐· 李朝威《柳毅傳》

詳細解釋

(1).用珠玉串成的耳飾。《藝文類聚》卷七八引 漢 王逸 《荔枝賦》:“皮似丹罽,膚若明璫。”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無微情以效愛兮,獻 江 南之明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曩見 四印齋 藏 圓圓 像凡三幀,一明璫翠羽,一六珈象服,一緇衣裙練:名人題詠甚夥。”

(2).用以泛指珠玉。 唐 李朝威 《柳毅傳》:“紅妝千萬,笑語熙熙,後有一人,自然娥眉,明璫滿身,綃縠參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明珰”的詞義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明珰”指用明珠或珠玉串成的耳飾,是古代貴族女性佩戴的華麗飾品,常見于文學作品中,象征身份與審美意趣。

曆史文獻出處

  1. 三國時期:曹植《洛神賦》中“獻江南之明珰”,以明珠耳飾表達傾慕之情。
  2. 唐代:李朝威《柳毅傳》描述“明珰滿身”,凸顯人物雍容華貴。
  3.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原載《玉台新詠》)提到“耳著明月珰”,顯示“明月珰”為明珰的一種,特指以夜光珠制成的耳飾。

文化内涵

相關詞彙

以上信息綜合了漢典對“明珰”的權威釋義及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洛神賦》《柳毅傳》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珰的意思

明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清晰明亮的光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珰的部首是日字旁,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明珰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分别是“明”和“珰”。

繁體

明珰的繁體寫法是「明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用“朙”代替了“明”,所以古漢字寫法為“朙珰”。

例句

1. 天空中的明珰照亮了整個大地。

2. 這個燈泡散發出明珰的光芒。

組詞

明亮、明亮度、明白、珰狀。

近義詞

明亮、發光、光明。

反義詞

暗淡、昏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