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經的意思、羅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經的解釋

[compass] 即指南針

詳細解釋

即羅盤。 清 馮桂芬 《緻姚衡堂書》:“前宰 鳳臺 欲清丈而不得其法,近始知用羅經之法。”參見“ 羅盤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羅經(luó jīng)是航海或航空中用于指示方向的精密儀器,又稱“羅盤”,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現代化發展。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地球磁場确定方位,保障航行安全。以下從詞典釋義、結構原理、曆史演變及應用場景四個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羅經是“利用磁針測定方向的儀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圓盤和磁針構成”。其名稱中“羅”指羅列方位,“經”意為規範、基準,強調其作為方向基準的工具屬性。


二、結構與工作原理

  1. 核心組件
    • 磁針系統:磁化指針(常為菱形)依托軸尖支撐自由旋轉,受地磁作用指向南北極。
    • 方位盤(羅經盤):刻有24方位或360°刻度的圓形底盤,現代羅盤常增加照明、減震裝置。
  2. 物理原理

    基于地球磁場與磁針的相互作用,遵循安培定律與磁偏角修正公式:

    $$ delta = theta - theta_m

    $$

    其中 $delta$ 為磁偏角,$theta$ 為真北方向,$theta_m$ 為磁北方向(來源:《航海儀器學》,人民交通出版社)。


三、曆史演變與文獻記載

  1. 起源

    宋代《萍洲可談》(1119年)記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為最早航海用磁針記錄。

  2. 技術發展

    明代《武備志》詳述“旱羅經”(陸用)與“水羅經”(海用)差異,後者通過“浮針”設計減少船舶晃動幹擾。


四、現代應用場景

  1. 航海導航

    船舶駕駛台标配磁羅經與電羅經(陀螺羅經),後者不受磁場幹擾但需電力支持,二者互為備份(中國海事局《船舶航行設備規範》)。

  2. 地質勘測與戶外活動

    地質羅經(如“布倫頓羅盤”)整合傾角儀,用于岩層走向測量(《地質勘探技術手冊》,科學出版社)。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中國航海學會. 《航海技術叢書》
  3. 朱彧《萍洲可談》(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茅元儀《武備志》(明崇祯刻本影印版)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 《國内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

網絡擴展解釋

羅經是一種用于确定方向的導航儀器,其含義和應用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羅經即指南針,通過磁針或陀螺儀原理測定方位。它不僅是傳統堪輿家(風水師)使用的工具,更是現代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核心導航設備。

二、主要分類

  1. 磁羅經
    利用地球磁場特性,通過磁針指北實現定向。特點是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但易受金屬物體或電磁幹擾影響。
  2. 陀螺羅經(電羅經)
    基于陀螺儀原理,通過高速旋轉的轉子保持方向穩定性。精度更高且不受磁場幹擾,但結構複雜。

三、應用場景

四、曆史與發展

清代文獻《蕩寇志》已記載其堪輿用途,後隨航海技術進步擴展至船舶導航。現代羅經結合電子技術,衍生出光纖陀螺等新型系統。

五、其他含義

在成語中,“羅經”偶指典籍内容繁雜(如佛教經書),但此用法較罕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翺翺拜台百祉奔精碧珠逋賦采服蠶繭紙鈔本嗤怪蟲草大運登殺砥室阿時趨俗飛吟亭赗赙棼迷酚醛塑料昊樞哼唷慧警洄剌火布浃背汗流季春結屋介卒旌甄錦鄣激清救颠憰怪跼天促地科案斂淚陵架倫膚邏兵慢悠悠覓索缪荃孫南美撚金排版飄洋平方公裡疲怨氄衣柔化山程生力侍兒飾說頭目人凸凸囊囊無般不識五莖霞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