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饬行動。飾,通“ 飭 ”。《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飾動以禮義,聽斷以類。”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飾讀為飭(古字通以飾為飭),言動作必以禮義自飭也。”
“飾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整饬行動,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飾”在此處為通假字,通“饬”(音chì),意為整頓、規範;“動”指行為或行動。合起來表示通過禮義等規範來約束和調整行為,使之符合準則。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飾動以禮義,聽斷以類。” 王先謙在集解中引王念孫的注解:“飾讀為饬,言動作必以禮義自饬也。” 強調以禮義為标準整肅行為。
現代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修飾動作,美化行為”,這可能是對字面義的引申,但缺乏古典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
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副詞修飾動詞”等現代語法概念混淆(如、7中的例句),這類用法與“飾動”原義無關。
在古典語境中,“飾動”特指以禮義整肅行為,屬于特定曆史語義;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飾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飾物動感,即通過裝飾使物品顯得有生氣、有活力。
這個漢字可以拆分為“饣”和“動”兩個部分。其中,“饣”是食物的意思,是這個漢字的偏旁部首;“動”是活動的意思,是這個漢字的右部。
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0個,分别是饣(3畫)和動(7畫)。
《飾動》這個詞來源于漢語中,原本的繁體字為「飾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通常比現代稍有差異,「飾動」在古代的寫法稍有變化,繁體字為「飾動」。
1. 她戴上那頂精心設計的帽子,整個人看起來更加飾動了。
2. 這幅畫中的花朵,因為巧妙的色彩運用,呈現出了一種飾動的效果。
1. 飾品
2. 飾物
3. 飾帶
4. 飾絲
1. 點綴
2. 裝飾
3. 裝點
1. 素淨
2. 樸實
3. 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