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崒的意思、崇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崒的解釋

高聳貌。 南朝 梁 沉約 《效居賦》:“其為狀也,則巍峩崇崒,喬枝拂日。” 唐 陳子昂 《修竹篇》:“峯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崇崒”是文言文中一個形容高聳樣貌的詞彙,多用于描繪山巒、建築等高大峻拔的形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崇崒”意為高聳、巍峨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山峰或高聳的物體。其中“崇”本身有“高”“崇高”之義,“崒”則側重形容陡峭或險峻的形态,二者組合後更加強調高而險峻的特點。

  2. 典籍用例

    • 《梁書·沈約傳》例句:“其為狀也,則巍峨崇崒,喬枝拂日。”此處描述山勢高聳入雲,樹枝幾乎觸及太陽,凸顯雄偉之态。
    • 南朝梁沈約另一詩句:“峯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此句通過“崇崒”與“煙雨”的對比,進一步刻畫了山嶺高聳入雲的景象。
  3. 使用場景與詞性
    “崇崒”屬于形容詞性詞組,多用于文學性描寫,尤其在山水詩賦或史書地理描述中較為常見,帶有古典文學特有的凝練與意象感。

若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參考《梁書》或沈約相關作品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崒

《崇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高山、陡峭的山峰。它的拆分部首是山,組成部分是「峀」、「巉」,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崇崒》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魂》一詩中,詩中描述了秋天中山上的景色。後來,這個詞成為了描述高峻山峰的一個常用詞彙。

繁體

《崇崒》這個詞的繁體字是「崇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并不是像現在這樣的方塊字體,而是采用篆書、隸書等形式。所以,古時候寫「崇崒」的樣子與現代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爬上山頂,我仰望着那崇崒入雲的山峰,如同站在世界的巅峰。

2. 這座山峰氣勢磅礴,崇崒巍峨,給人一種無盡的力量。

組詞

崒高、峻崒、陡崒

近義詞

高峻、陡峭、峭壁

反義詞

平坦、緩和、平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