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vast]∶寬闊;博廣
胸中幾雲夢,餘地多恢弘。——蘇轼《次韻程正輔遊碧落洞》
氣度恢弘
(2) [stimulate]∶發揚
恢弘6*志士之氣。——諸葛亮《出師表》
恢弘士氣
亦作“ 恢宏 ”。亦作“ 恢閎 ”。1.發揚;擴大。《書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6*志士之氣。” 唐 柳宗元 《太白山祠堂碑》:“邑令 裴均 ,臨事有恪,革去狹陋,恢閎棟宇。”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骈俪二》:“與天子争是非,恢宏事業;為人材别哀正,充擴初心。”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文藝家的覺悟》:“我始終勸他們多讀兩本書,把自己的見識稍稍恢宏一下。”
(2).博大,寬宏。《晉書·卞壸傳》:“諸君以道德恢弘,風流相尚,執鄙吝者,非 壼 而誰?” 元 馬緻遠 《陳抟高卧》第一折:“志量恢弘納百川,遨遊四海結英賢。” 明 宋濂 《吳公行狀》:“日與公卿接,所見益恢宏。” 董6*必6*武 《西安得林老信再次前韻》:“帝都自古説 長安 ,氣象恢閎有萬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恢弘漢語 快速查詢。
“恢弘”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huī hóng,其含義可從以下幾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指寬闊、廣大、博廣,常用于形容氣勢、空間或胸懷。例如:
引申義:發揚、擴大
在古漢語中,常表示發揚精神或擴大影響。例如:
詞源與結構
用法示例
古籍與文學引用
該詞在《三國志》《晉書》等典籍中多次出現,體現其曆史深度。例如《晉書》用“道德恢弘”贊人胸懷。
“恢弘”既可描述具體事物的宏大,也可表達抽象精神的發揚,兼具形象與意境的雙重美感。
恢弘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宏大壯麗、氣勢磅礴的意境。它由兩個字組成:恢和弘。
恢(huī)是一個三點水的漢字,它的部首是心(xīn),共有十二畫。恢的拆分部首表示心思、内心,而它的剩餘部分表達了廣大寬闊的概念。恢這個字形容了心胸廣闊、氣魄宏大。
弘(hóng)是一個四點水的漢字,由弓(gōng)和十(shí)兩個部首組成,共有五畫。弘的拆分部首弓意味着伸直、放開,而十部分則表示大、廣。弘這個字形容了廣泛、迅速、宏大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恢和弘都保留了同樣的形狀。
在古時候,恢和弘的寫法與現在相比略有不同。恢字在古代常常以「廻」或「回」來表示,這兩種寫法都暗示了心思迴旋不定的意味。而弘字在古代則經常以「肱」或「宏」來表示,這兩種寫法都強調了廣大開闊的意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恢弘的例句:
1. 這座建築的規模恢弘,給人一種無盡的驚歎。
2. 他的演講内容恢弘大氣,令人深受鼓舞。
3. 這部電影的音樂恢弘壯麗,幫助營造了宏大的氛圍。
一些與恢弘相關的組詞包括:恢複、恢複元氣、弘揚、宏大、宏偉。
近義詞包括:宏大、壯麗、廣闊、浩大、巨大。
反義詞包括:狹小、狹隘、拘束、短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