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姆師的意思、姆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姆師的解釋

古時以婦道教女子的女師。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良娣 王氏 ,家承茂族,德冠中宮,雅修彤管之規,克佩姆師之訓。”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姆師》:“ 呂溫文 姆師教之,如琢美玉之易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姆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古代負責教導、輔佐貴族女子(主要是未出嫁的少女或婦人)的老年女教師或保姆。它融合了保育和教育的雙重職責。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意思的解析:

  1. 本義與核心職責:

    • "姆":本指能以婦道教人的女師,也指負責照看嬰幼兒的老年婦女(即保姆)。《說文解字》對“姆”的解釋是:“女師也。從女,母聲。讀若母同。” 強調其教導和慈母般的監護角色。
    • "師":指傳授知識、技能的人。
    • "姆師":合指專門負責教導貴族女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即“四德”),以及禮儀規範、生活起居的老年女性教導者。她們不僅傳授知識技能,也負責日常行為的規範和監督,兼具教育者與監護人的身份。其職責類似于家庭教師和生活導師的結合。
  2. 職能的具體内容(基于古代禮制):

    • 主要教導對象是未出嫁的貴族女子(如公侯伯子男之女、卿大夫士之女等)。
    • 教導内容包括:
      • 婦德:貞順、恭敬、節儉等品德。
      • 婦言:得體的言辭、應對技巧。
      • 婦容:端莊的儀态、整潔的服飾。
      • 婦功:紡織、縫紉、烹饪等家務技能及祭祀禮儀。
      • 禮儀規範:日常行為舉止、侍奉尊長的禮節等。
    • 負責管理和規範女子的日常行為,使其符合社會對貴族女性的期望。
  3. 曆史背景與演變:

    • “姆師”一詞及其制度在先秦典籍,特别是《周禮》中有明确記載。《周禮·天官·冢宰》中提到内官設置時,有“九嫔、世婦、女禦、女祝、女史…姆”等職位,鄭玄注解說:“姆,女師也。婦人五十無子,出而不複嫁,能以婦道教人者。” 可見姆師通常由年長、有德行、無子或不再嫁的婦女擔任。
    • 在《儀禮·士昏禮》中記載女子出嫁時,“姆”會陪同前往夫家,繼續履行教導和輔佐的職責。
    • 後世,“姆師”一詞逐漸少用,其職能部分被“傅姆”、“保姆”、“女師”等詞替代或涵蓋,但其核心的教導貴族女子的内涵得以保留。
  4. 與現代詞彙的聯繫與區别:

    • 現代漢語中,“保姆”一詞更側重于生活照料(尤其是嬰幼兒或老人),其教育職能大大弱化。
    • “家庭教師”側重于文化知識的傳授,生活規範教導的成分較少。
    • “姆師”則是一個曆史詞彙,特指古代兼具嚴格生活規範教導、品德培養和部分生活照料(針對少女)職責的女性教導者,其社會等級和禮制背景色彩濃厚。

“姆師”是中國古代禮制下産生的一個特定稱謂,指代那些負責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及禮儀規範教導和管束貴族未婚女子的老年女教師。她們是貴族女子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角色,承擔着塑造符合當時社會标準的淑女的責任。這個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教育的特定要求和制度安排。

主要參考來源:

  1.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了宮廷内官制度,明确提到“姆”的職位。鄭玄(東漢經學家)的注解是理解“姆”即“女師”的關鍵依據。來源:儒家經典《周禮》。
  2. 《儀禮·士昏禮》:記載了古代士人婚禮的詳細儀節,其中提到“姆”在女子出嫁時的角色。來源:儒家經典《儀禮》。
  3. 《說文解字》(許慎 著):對“姆”字的本義進行了權威解釋:“女師也。從女,母聲。讀若母同。” 來源: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
  4. 《漢語大詞典》:現代大型權威漢語工具書,對“姆師”或相關詞條(如“姆”、“女師”)有詳細釋義和引證。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大詞典》。
  5. 《辭源》(修訂本):側重探求詞語起源的古漢語辭書,對“姆”的解釋會引用《說文》和《儀禮》等古籍。來源: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修訂本)。
  6. 王力《古代漢語》:在講解古代文化常識或注釋相關古籍(如《周禮》、《儀禮》)選文時,會對“姆”或“姆師”的職能進行說明。來源:王力主編的高校古代漢語教材《古代漢語》。

網絡擴展解釋

“姆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姆師”指古代專門以婦德、禮儀教導女子的女性導師。該詞由“姆”和“師”組合而成,其中“姆”在古漢語中特指女性教育者或保姆,而“師”則為傳授知識之人。

二、具體解析

  1. 職能與對象
    姆師主要負責向女性傳授婦道、禮儀規範及家務技能,常見于貴族或官宦家庭。例如唐代韓愈在《順宗實錄》中提到“克佩姆師之訓”,即強調女子需遵從姆師教導。

  2. 詞源與演變

    • 拆分釋義:“姆”原指慈母或女性監護人,後衍生出“女師”的含義;“師”則為傳授技藝者。兩者結合後,特指女性專屬的教育角色。
    • 現代差異:當代部分詞典(如)擴展解釋為“技藝精湛的老師”,但此用法缺乏古代文獻佐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三、文獻出處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注意事項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6)将“姆師”泛化為普通教師,但根據唐代至清代的文獻記載,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女性專屬教育者展開。若需引用擴展義(如“技藝高超的老師”),建議标注為現代衍生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百祇八恺北府兵變本加厲參核察今知古讒說崇論闳論床裙處物大吹法螺蕩流蹈厲之志盾墨犯手诽毀高效搿合怪話詭僿故态複還旱菑厚實驩躍簡允解甲倒戈箕皓激活課冊客僧空腹高心拉索迾宮利錢攣躄毛崽子緬想闵傷賠費疲塌酺燕青霄步秋晦犬牙人伴三休台灑灑潇潇賞俸朔易驷骐狻猊田神剔亮裼裘辒辌車五雷祥瑞掀揭閑耍謝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