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working temperature
工作溫度(Operating Temperature) 指電子設備、機械部件或系統在正常工作時所能承受且保持規定性能的環境溫度範圍。該參數是産品設計和選型的關鍵指标,超出此範圍可能導緻性能下降、故障或損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點:
工作狀态界定
特指設備在通電運行、執行設計功能時的溫度環境,區别于存儲溫度(Storage Temperature)或運輸溫度。例如,工業傳感器的工作溫度可能标注為-40°C 至 +85°C,表明在此區間内可保證測量精度。
性能保障範圍
制造商基于材料耐受性、熱設計和實驗驗證,明确設備能穩定實現全部技術規格的溫度邊界。以CPU為例,其工作溫度上限通常設定在80–100°C,超過時可能觸發降頻保護。
行業場景差異
技術參數體系
典型規格書會明确分級溫度限值:
參數類型 | 定義說明 | 示例值 |
---|---|---|
額定工作溫度 | 保證全功能運行的理想溫度區間 | -10°C ~ +60°C |
極限工作溫度 | 允許短時運行但性能可能受限的溫度邊界 | -25°C ~ +75°C |
結溫(Tj) | 半導體芯片内部PN結的最高耐受溫度(臨界失效點) | +150°C(如IGBT模塊) |
安全警告
操作溫度需區别于表面接觸溫度(Surface Touch Temperature)。例如,電機外殼工作溫度可達90°C,但需符合IEC 60947标準要求可接觸部位≤70°C 以防燙傷。
權威來源參考
術語定義依據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IEC 60050-551: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Chapter 551: Power electronics)及美國國防部手冊MIL-HDBK-217F: Reliability Predic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第4.7節:溫度應力模型)。具體标準文本可通過IEC Webstore (webstore.iec.ch) 或DoD ASSIST (quicksearch.dla.mil) 獲取官方文檔。
工作溫度的具體含義因應用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不同場景的解釋:
工作溫度指設備在正常運行時可承受的環境溫度範圍,通常包含最低和最高限值。例如工控機的工作溫度範圍需保證電子元件穩定運行,超出可能導緻性能下降或故障。在壓力容器中,則特指容器内部介質的溫度(如液體或氣體),而非容器材料本身的溫度。
指加工對象的溫度。例如熱鍛模的工作溫度由其鍛造工件的溫度決定,若工件溫度達800-1000℃,則模具的工作溫度即為此範圍。
特指設備運行時的溫度環境。例如CPU的工作溫度指其運行時芯片的額定溫度範圍,超出可能引發過熱保護或損壞;工控機的工作溫度則指其能穩定運行的周邊環境溫度。
指儀器的有效測量範圍。如水銀溫度計的工作溫度為-38℃至356℃,由其材料特性決定。
需注意與設計溫度(設備材料耐受的極限溫度)、存儲溫度(非運行狀态下的保存溫度)等概念區分。例如壓力容器的設計溫度可能高于工作溫度,以預留安全餘量。
(可通過參考來源等獲取更詳細的技術參數)
薄闆量規報謊價報文組裝苯胺棕Y臂叢阻滞布塔裡隆納腸原性結核超聲納出版自由等級稅率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币遞歸子程式地球電流狗熊光擴散效應呼吸瓶假期薪金緊緊殼環邁爾氏窺器内目錄缺少的散裝貨集裝箱雙方各自帶來的財産水産黃菌水響聲試驗天線共用器體積壽命同位素生産堆圖案部圖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