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ayroll accounting; payroll computation; salary accounting
工資計算(Salary Calculation)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指根據勞動協議與法定标準,對員工應得勞動報酬進行核算的過程。以下從漢英詞典釋義與實務角度解析其内涵:
定義與法律依據
漢語中“工資”對應英文“salary”或“wage”,《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報酬”。《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明确工資應包含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及法定補貼,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要求按月以貨币形式支付。
計算組成要素
跨文化差異對比
英文語境中的“Gross Salary”與“Net Pay”對應漢語“應發工資”和“實發工資”。美國勞工部《公平勞動标準法》(FLSA)規定時薪制(hourly wage)與月薪制(salary basis)的區分标準,與中國《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存在計稅方式差異。
計算公式示例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 -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 住房公積金 - 個稅
其中個稅計算采用超額累進稅率:
$$ text{應納稅額} = text{應納稅所得額} times text{稅率} - text{速算扣除數} $$
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2025年綜合所得適用3%-45%七級稅率。
相關法律參考:
工資計算是指根據勞動者實際工作情況,結合法定标準和勞動合同約定,核算應得勞動報酬的過程。以下是核心要點解析:
月工資計算
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工資計算遵循以下公式:
$$text{月工資} = left( frac{text{月薪總額}}{text{當月應出勤天數}} times text{實際出勤天數} right) + text{加班費/獎金} - text{稅費及社保等扣款}
示例:月薪1萬元,應出勤21天,實際出勤18天,加班10小時(1.5倍工資),獎金1000元,扣款2000元,則到手工資為:
$$frac{10000}{21} times 18 + left( frac{10000}{21 times 8} times 10 times 1.5 right) + 1000 - 2000 = 8464.29text{元} $$
日工資與小時工資
月計薪天數
法定标準為21.75天,計算方式:$frac{365 - 104}{12} = 21.75$天(含13天法定節假日)。
注:工作日計算為20.67天/月(不含節假日),但計薪天數需包含帶薪假期。
加班費計算
個稅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 = 月度收入 - 5000元(起征點) - 專項扣除(社保等) - 專項附加扣除。
如需具體案例計算或政策原文,可參考、6、7等來源。
阿巴美丁扁平石松堿丙酸持九試驗持有人穿孔計算打字機辍學次氨基三乙酸酯反沖閥付現成本割炬龜甲紋古制定法肩胛反射交疊處理交互式活動假設值基本薪津結締組織鞘精雕細刻開啟延遲時間皮甾五醇确定的要約蝕刻師受主物質雙核的雙效蒸發器輸卵管襞酮保泰松腕指的